首页 | 新闻 | 学习 | 测试 | 论文 | 日本 | 娱乐 | 作品 | 留学 | 人才 | 图片 | 下载 | 商城 | 培训 | 黄页 | 中国语 | 聊天 | 论坛 | VIP | 


在下面输入日本网站所有汉字全部自动标注假名
http://

您现在的位置: 日语|贯通日语|贯通日本语 >> 新闻 >> 经济 >> 正文

握手就能交换信息 日本开发出人体通信装置
作者:未知    新闻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9
加入本站VIP 日语交流聊天室 日语交流论坛 VIP资料汇总 专业日语人才网

Google

人类社会许许多多的科学成果都是源于幻想,日本科学家已成功开发出人体通信装置,并积极把这一成果向实用领域推进。

  人体可以导电,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把人体当作传输数字信息的通道,则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然而,人类社会许许多多的科学成果都是源于幻想,日本科学家已成功开发出人体通信装置,并积极把这一成果向实用领域推进。

  人体可以传输数据

  有人在几年前向一个学者提问,假如人体可以交换信息,那么,你在公共汽车上一不小心与白痴相撞,你的智慧被他获取,他的思维输入你的大脑,怎么办?

  这个假想很荒诞,但科学研究解开了学者无法回答的怪题,通过人体可以交换信息,两个人只要握手就能互相传输资料数据。来自《日本经济新闻》的消息称,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研制出高灵敏度通信装置,利用人体作为传递介质,首次进行超高速通信实验获得成功。这项实验就是人体通信技术。

  所谓人体通信,就是把人的身体当作线缆,利用通信装置进行双向数据通信。NTT的实验标志着,人类不仅是共享信息的受众,同时也将成为信息传输的载体。

  在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开发并应用人体通信技术,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看,人体通信识别技术更可靠。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最可靠的是指纹和虹膜识别,已开始应用于机场、银行和各种电子设备,可望取代人们手中的信用卡或密码,并可对个人计算机系统信息进行加密保护,以避免窃取和攻击。其实,这两项技术也并非无懈可击,因为生物识别只能把住“入口”,而对以某种手段入侵者则无可奈何。再说了,指纹易磨损,沾水后难以识别,还有可能被他人盗取仿造出指纹膜。在身份认证层面上,人体通信得天独厚,每个人体内的“生物密码”都不相同,而且绝对不可伪造,因而更可靠更安全。

  从信息传输的速度看,人体通信交换数据更便捷。

  除了身份认证功能,人体通信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快速传输信息。USB接口是电脑连接周边设备的重要通道,理论上最大信息传输速度为每秒12M比特,但实际应用只能达到每秒1.5M比特。ADSL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宽带,理论上的信息传输速度为每秒8M比特,一般很难达到512K,上网高峰时更要大打折扣。3G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只有每秒0.144M比特。NTT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体通信的信息传输速度已达到每秒10M比特,很适合于那些数据传输量更大或移动性更强的设备,以宽带网的速度通过人体传输数据是完全可能的。人体通信的信号通过人体传导,不会像固定电话或手机那样发生串线和盗听、盗打现象。

  握握手就能交换信息

  人体通信神乎其神,对人类生活或工作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松下最初的开发动机。早在5年以前,松下在开发老年人家庭护理系统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护理系统可以自动测量血压,但是,老年人如何向医院传输测量数据呢?把数据输入通信终端再向医院传输,对许多老年人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事,于是,松下着手开发人体通信装置,老年人只要用手触摸,即可把系统自动测量所得的血压数据传输给医院。这便是人体通信的萌芽。

  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处处需要身份认证,无论是到银行取钱,还是在网上购物,都要接受电子系统的识别,一旦证件被伪造或密码被破解,就将蒙受不可挽回的损失。更为烦恼的是,面对这些意外之灾,我们总是束手无策。有了人体通信以后,这些烦恼都会随之化解,我们只要在身上安装通信装置,用手去触摸传感器,就能畅通无阻地完成身份识别。如果我们要进入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机构,只需轻轻地握一下门把手,那些地方的房门就会自动为我们敞开。

  更为有趣的是,如果两个人身上都安装了通信元件,双方只要握手,彼此的通信元件便自动连接,就能传送各自的信息资料,名字、单位、住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个人信息就会自动储存到对方的通信终端。

  未来,人体通信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你的身上可能带着10多个微型计算机,它们被嵌入你的手表内、耳环上,或缝在衣服内,各具专用特性的微型计算机彼此联接,构成一个人体局域网。你将手放在桌子上,计算机识别系统便自动启动;你把手伸向自动售货机,就可以完成小额支付;你手握汽车方向盘,导航系统自动为你调整方向;你慢跑锻炼身体,监控系统随时提醒你心跳速率,超速它就会报警;你无论走到哪里,网上的新闻或无线话音都能传到你的耳机和眼镜上,听得见,看得清。

  五味俱全“感官通信系统”

  生物识别被评为21世纪十大高科技之一。比尔·盖茨曾经断言:生物识别技术,即利用人的指纹、虹膜等识别个人身份,将成为未来几年IT产业的重要革新。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之一的人体通信,已有七八年历史,早在1996年,IBM就率先向外界公开了人体通信技术。但是,IBM至今在人体通信技术上没有大的作为,不是因为它的开发能力跟不上,主要原因是应用难以推广。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无论如何必须使用人体通信的“决定性因素”尚未建立。

  目前,涉足人体通信领域的有IBM、松下、NTT、以及东京大学等机构,IBM清醒地表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体通信本身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技术利用到产品上。IBM已把人体通信的开发重点放在利用网络连接所有设备。

  松下在人体通信技术开发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正在呼吁相关娱乐企业及运输、医院等行业采用人体通信系统,只要人体通信元件得以量产,其销售价格就能控制数百日元左右。松下对人体通信的未来充满信心:“人体通信只要发现合适的用途,就应该能够切实地打开市场。”

  NTT总裁和田纪夫在《朝日新闻》上描绘了名为“光·新时代梦想”的构想,声称要利用5至10年时间,为宽带网时代开发出“说、听、看、闻、触”五味俱全的“感官通信系统”,主要通过人体识别传感器,把人体内的气味和手的触觉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宽带网传输数据。业内专家预计,到2007年,“感官通信系统”会带来64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三菱自の岡崎工場、金曜休業に 販売不振で生産調整

  • 下一篇新闻: 原油涨价运费上扬,可能波及电力和燃气等领域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 日本队低调备战先要进决赛

  • 日本举行国际太阳能汽车赛

  • 杨利伟北京谋面日本航天第一…

  • 中村俊辅是最佳还是罪人

  • 日本和伊朗两大豪门进军亚洲…

  • 日媒体称十年后中国技术实力…

  • 日本制成预测太阳风暴对人造…

  • 小组赛结束 D组日本与伊朗携…

  • 日本严惩原奥姆真理教成员

  • 日本呼吁尊重饮食文化 商业捕…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每月精品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十二
    网站推广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 广告服务 - 贯通招聘 - 网站建设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02-2005 Kants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贯通日本语--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