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年收入不到400万日元,讨厌做饭而习惯吃快餐,生活不修边幅,喜欢展现自我风格,或者玩一整天电子游戏都不知厌倦,到33岁还没有结婚,那你很可能就是“下流社会”的一员。《下流社会》的作者、社会学家三浦展发现,现在的日本,中产阶级正分崩离析,自甘“下流”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东京下北泽街道的景象曾让一位企业的主管怒不可遏。在那里,商店的店门很晚才开,上午11点钟已经算早的。来这里的年轻人也大多是打零工的,整条街上毫无生气,就像一个人没睡醒一样。这位高管说:“我们每天都在辛苦工作,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可这些家伙究竟在干什么?”
三浦展说:“这是做事认真的人与懒散闲荡之间的对立,也是身为正式雇员而且工作认真的中流阶层,与身为非正规就业者、习惯懒散生活的下流阶层之间的对立。”
经历战后二十年的经济腾飞,日本迅速进入了一个中产阶级社会。1970年代中期,“一亿人口中流化”曾经让日本引以为傲。那时日本人的价值观,就像松下公司提出的那样:“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可现在已经不是那么回事。庞大的中流阶层已经并不那么富于进取心,生存意志也变薄弱了,他们中相当部分已经迅速向只求生活有最低保障的下流阶层坠落。
在1955年自民党一党执政以后的“1955年体制”下,社会财富不再只是由少数资本家、有权阶级独占,而是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进行平均分配,到1973年,有超过60%的日本国民认为自己属于中流阶层。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社会逐渐过渡到了“2005年体制”。2005年之后,日本经济增长缓慢,经济不景气,在这种形势下,继续追求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追求社会所有人群的中流化已经失去了价值,人们开始追求对自己来说最舒适的生活,最合适的消费,这种新的价值观已经渐露端倪。于是,在日本,《年收入300万轻松潇洒生活法》这样的超级畅销书就应运而生了。
丰田公司的产品开发正好反映了这种变迁。1955年,丰田公司推出“皇冠”轿车,从“花冠”、“光冠”到“皇冠”,丰田的产品与日本的阶层同步上升,“皇冠”轿车堪称日本“一亿人口中流化时代”的一个象征。可如今,丰田推出的产品已经是专为一小部分富裕阶层设计的“雷克萨斯”高级轿车。
小泉时代的经济政策,是着眼于扩大内需的,同时也是以扩大国内阶层差距为前提的。在新经济时代,日本和欧美社会一样,尽管也在不断上演财富神话,但新经济同样也成为了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的推动力。
新经济时代洋溢着机会主义情绪,而下流人群完全可以对那些神话置之不理。《读卖新闻》的评论认为,在少数IT精英和商界名流醉心于高档时髦的都市生活的同时,类似于喜欢在便利店里阅读廉价周刊的“散漫一族”这样的低收入人群正在不断增加,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由职业者的大军。人人都以收入700万日元到1000万日元为生活目标的时代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至于那些还在追求年收入3000万日元,或者进行高风险投资,创造动辄数十亿财富神话的人,对下流阶层人群来说,是完全“非我族类”。
如今的日本社会只容许少数富人或有才华的人成为赢家,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种对更高生活水准的追求意味着难以承受的压力。“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做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三浦展一语道破了“下流社会”形成的背景。
当然,社会下流化未必全是坏事,正如三浦展所指出的那样,30多岁自由打工族的增加可能只是过渡期,到40多岁的时候,那些真正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能够以自我展现为武器赚钱的人,可能是一个社会的一种新的力量,“到那个时候,日本或许会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