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东京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部下羽友卫教授组织学生前往中国进行“学习旅行”,日前在东京举行成果发表讨论会,题为“学生交流改变日中关系”。记者前往现场听取了学生们对中国之行的感想。
大馆昌弘(男,大学三年级):真正开始学习国际政治是最近半年的事。通过去中国的“学习旅行”体验国际政治,亲身感受到“交流”对于国家关系的重要作用。我认为,交流是对未来日本、亚洲和世界的投资。我强烈地感到交流具有巨大潜力。通过交流,改变了我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基本看法。他们十分爽朗、亲切。这次交流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关系,首先我们是相同的人,但同时日本人与中国人又有着不同。我觉得交流不应该把差异作为障碍,我们的目标应是日中相互理解。
引地庆子(女,大学一年级):这次通过与山西大学学生的交流,我改变了对中国人的印象。平日受媒体报道的影响,过去一直以为中国人都有反日情绪,对日本人都有敌对心理。当我知道了他们与我们同样希望两国友好、希望了解对方文化、希望成为朋友时,我对中国人的戒备心理消失了,同时更加希望两国友好。在交流中了解到,他们日语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将来想成为日语教师。这让我特别高兴,更加坚定了我将来想成为社会学科教师、大力培养人才的信心。所以我认为,草根交流有时比外交更有作用。
道正健(男,大学一年级):抗日战争纪念馆与东京靖国神社展出的内容完全不同。前者展出的内容,从“抗日战争爆发”到“现在的中日关系”,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南京大屠杀。死尸不计其数的照片、断头女性的照片、孩子嚎啕大哭的照片、男俘虏赤裸身体被绑在一起的照片等,这些照片在日本好像没有展出过。展览内容既没有翻译成英语,也没有翻译成日语,仅有中文说明让外国人看不懂。开始我以为这是为了爱国教育,通过交流,我觉得为了让日本人了解中国如何认识那场战争,外文的说明是必要的。如果单纯相信日本方面所表述的历史,就不会实现相互理解。
平藏里见(女,大学二年级):第一次去中国。此前对中国的印象只是:天安门前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坦率地说,过去我对中国既无兴趣也不关心,印象也不好。这次去中国,只因为老师让我去。到了北京机场大厅,闻到一股汽油味,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固有观念起作用。此后在太原、上海,再也没有闻到那种气味。北京市内的感觉,好像与日本差不多,街上有很多车,商店开到很晚,晚上街道很亮。印象很深的有三处。一是日本驻华大使馆广报文化中心所长井出先生,他建议我们要持续进行交流;二是抗日战争纪念馆,我想等有了日语说明后再来仔细观看;三是与山西大学学生的交流。我由衷地感到,日中青年一起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矢野香织(女,大学三年级):这次去中国对我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去中国、不接触现实中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想法就无法了解。原来对于中国人有反日情绪的看法,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回到日本看到中国留学生,萌生了他们与我们都一样的感觉。通过这次中国之行,对身边的中国留学生产生了新的看法,他们在日本生活其实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日中关系处于低潮的小泉政权时代。所以我积极地与中国留学生聊天,讲述我们的中国之行。今后,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更多地与中国留学生沟通。(记者 于青) 人民日报 2007年08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