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日本长崎市长伊藤一长,以下是全文:
□南方周末记者 卢嵘(发自日本)
记者:60年来,亲历原子弹爆炸的长崎人越来越少了,那么二战后成长起来的长崎人还能深刻铭记战争的创痛吗?
伊藤一长:目前,长崎市健在的经历原子弹爆炸的还有49200人,平均年龄73岁。今年是原子弹爆炸60周年,再过10年后,生存者会更少,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担忧。不过,也能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正在为了和平而努力,在长崎就有5 名青少年成为了和平大使。
记者:为什么我们在原子弹爆炸资料纪念馆及长崎的纪念活动中,只看到强调原子弹爆炸带来的深重苦难,但几乎看不到形成这一苦难的原因——日本曾经发动的那场战争?
伊藤一长:原子弹爆炸资料纪念馆是为了反映原子弹带来的灾难,核武器的恐怖,核辐射带来的灾难而建立的场所。所以没有涉及到造成原子弹爆炸发生的原因。战争确实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很多灾难,这在历史中已经有了准确的记载。
记者:在对长崎市民的采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市民依然在回避那场不幸源于日本发动的战争,有的市民把遭到原子弹袭击当作命中注定,甚至认为原子弹是上苍为结束战争而带给日本的“礼物”,您赞同这样的想法吗?
伊藤一长: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当时的日本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能力,财力人力濒于枯竭,而美国以早点结束战争、减少牺牲者为由使用了原子弹。经历了爆炸的人认为,这是把人作为原子弹爆炸实验品的举动。在两个地方使用的原子弹完全不一样,而且根本没有使用的必要和理由,尤其不能理解的是,长崎本来不是被攻击的目标,只是因为天气适宜而遭到了袭击。抱有你问到的那种看法的人,对历史的看法是荒谬的。
记者:日美两国目前保持着特殊的友好关系,但美国也曾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这对日本人而言是不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伊藤一长:对于经历核爆炸的人们来说,那是一场灾难,幸存者至今仍要忍受核爆炸辐射带来的各种病痛的折磨,他们当然会想,为什么被原子弹轰炸的是我们。我们想要告诉美国民众的是这里有过核爆炸的痛苦经历,让美国民众了解原子弹的可怕,特别是核辐射给人们带来的长期的不可预料的危害,从而使两国人民一起提倡和平和无核化。我们一方面反对美国政府在核武器方面的立场,另一方面,希望美国人民能支持我们的主张。
记者:中日在古代曾有过长期的友好交往,但是近代却发生了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苦难的战争,请问市长先生如何看待那段历史?
伊藤一长:我在今年的《和平宣言》中采取了一种认真对待战争的态度,认为日本政府应该深刻反思,不再参与战争,为建立世界和平而努力。
记者:市长先生在9日的纪念活动中表达出非常强烈的和平理念和愿望,但我们也知道日本正准备修改和平宪法,这是否和您所表达的和平愿望相违背?
伊藤一长:日本宪法是对各种主张经过长期讨论后确立下来的。战后,(日本)宪法引进了民主的观念,所以也许有些人认为宪法受到了美国的影响,而不是自己国家的宪法。我认为,包括宪法第9条这样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国民对此的认识并不成熟。与修宪相比,更应优先考虑处理与中国、韩国的关系,怎样去看待战争带给别人的灾难。
记者:中日关系目前处于一个冷淡期,作为长崎市长,您怎么理解两国关系出现的倒退?小泉首相应对此负责吗?
伊藤一长:从地理位置看,长崎是一个距离中国很近的城市,有很多中国人在这里居住。几百年中,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至今,长崎还保留着中国的一些传统活动。作为我个人的见解,刚才提到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的灾难,应该有专家组成委员会花时间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认真准确地调查,根据这些调查来制订一些原则,使各国能够更加友好交往。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60年了,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的话,会把困扰留给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作为邻国,都有着建立友好关系的共同愿望。两国政府应该义不容辞地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小泉首相在和中国领导人会谈的时候,多次强调,日本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机遇,但也有人,比如石原慎太郎先生,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对日本的威胁,请问市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伊藤一长:日本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所有的政治观点、言论、文章都是自由的,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立场,都应该对此负责任。日本的企业正在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着频繁贸易往来,现在地球“越来越小”,大家都应该有全球化的意识,而不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判断机遇或者威胁。
记者:长崎历史上曾是开展中日交流最早的地方之一,现在的长崎和中国一些城市也保持友好交往,我们想知道,目前的中日关系对长崎与中国的交往有什么影响?市长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何期待?
伊藤一长:从历史上来看,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受到中国的长期影响,长崎也从中受益匪浅,长崎和中国的交流是非常深远的,我个人也荣幸地成为了福州的荣誉市民,长崎市民都以自然的心态与中国进行交流,从心里认为日中应保持长期友好关系,完全没有抵触的心理。毕竟两国有着几百年的交往。未来这种交流也应该继续维护和发展下去。
南方周末 2005年08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