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4日,苏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流动采血车开进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46岁的设备管理科长深谷裕司的400毫升殷红鲜血流进采血管。人们从他的献血记录上惊异地发现一个秘密:这是他第40次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15800毫升。面对人们惊讶的目光,他淡然一笑,“爱心不分国界,献血是很平常的事。”
2003年7月,到苏州未及1年的深谷裕司无偿献血400毫升,拥有了苏州市血液中心颁发的第1本无偿献血证。其实,早在日本时,深谷裕司就拥有多个与捐献有关的证件:日本红十字会颁发的4本献血手册、1个肾脏提供者证、1个眼库登记证、1个献血登记证、3枚献血徽章。
面对照相机,身材魁梧的深谷裕司腼腆得手足无措,“拍照比献血紧张多了”。他不善言辞,质朴地叙述了长期无偿献血、登记捐献器官的经历——
1977年,深谷裕司进入日本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工作,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每年2次组织员工献血,刚满20岁的深谷裕司于1979年2月平生第一次献血,他笑称,最初献血的动机很单纯:家人日后如果需要输血可以优先用血。12年前,日本政府取消了献血者家属优先用血的政策,他献血却一如既往,尽管在日本献血者没有任何休假、补贴,“献血是公民从事志愿者活动最易做到的事情,我献血是出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只要能保证正常生活,献点血对人体根本没有损害”。他说,日本经常举办20岁献血仪式,年满20岁意味着成年,从此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
1985年,深谷裕司结婚,新婚燕尔,妻子得知他长期献血,深为他的身体担忧,时间一长,妻子和儿子理解了他的行为,成了他献血坚定的支持者,“只要你身体健康只管献吧”。时至今日,日本红十字会印发的4本献血手册上记录了深谷裕司37次献血,他因此荣获3枚献血徽章。除了常规性献血,无论何时何地,深谷裕司随身携带着献血登记证,以备紧急用血之时红十字用血中心随时与志愿者联系。
婚后第3年,深谷裕司的妻子生了场大病,经历了生与死的劫难,夫妻俩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萌生了捐献器官的念头,“人死后在火化前将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者,本人既没有痛苦,对生者又是莫大的帮助。”1993年,他俩在结婚纪念日那天成为日本长野县首对登记捐献肾脏、眼睛的夫妇,“之所以选在结婚纪念日登记捐献肾脏、眼睛,是因为结婚纪念日把我们俩连在一起。”夫妻俩彼此深爱着,三口之家衣食无忧,幸福地生活。
2002年9月,深谷裕司被派到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任职,这是他平生首次到海外工作。身在异国他乡,深谷裕司依然关注着为社会奉献爱心,电视、报刊不时报道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白血病患儿无助的眼神像针一样刺痛了他,“我正准备与妻子商量登记加入骨髓库,如果我的骨髓与患者的骨髓配对,患者不论国籍,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捐献。我也是有孩子的父亲,如果我的骨髓能够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我将非常高兴。”他的想法很朴素,“大家都是地球村人,献血、捐献器官不应分国籍。献血虽然是无偿的,但是,献血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精神上的充实抵得上任何物质报酬。”他说,自己一旦遭遇不测,他的器官将在最短时间内移植给亟待手术的病人。他一再追问在中国是否可以捐献全身所有器官,说这话时,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深谷裕司逐渐适应了在苏州的生活,“如今的中国与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时非常相像,人们奋发向上,在苏州生活与在日本生活没有太大的反差。”令他深感诧异的是,他亲眼目睹的事实与在日本时听到的截然不同,“我所看到的中国人勤劳、敬业,中日两国员工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他认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只要对工作充满热情,确定人生目标,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深谷裕司袒露心迹,“我的人生目标是期盼和平,不论哪里都没有战火硝烟、没有斗争,人们和平地生活、工作。能够活在世上就是件快乐的事情,对我而言,能够健康地度过46岁就是人生的快乐。”(撰稿:樊宁)
人民网日本版 2005年08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