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日本的祝福起源于祝福信仰。祝福是一边祝福、一边舞蹈,用说唱形式表示祝福的艺术。其中正月里表演的春驹、千秋万岁是祝福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剧目。幸若舞、立题目等则是最有代表性的,以说唱形式出现的祝福。
千秋万岁
亦称万岁。正月里由两名扮演者手持团扇的大夫和打鼓的才藏的人组成一个个小组访问民宅,向人们恭贺新禧。祝词中夹杂着一些滑稽的问答和动作。作为良好的初春祝愿,千秋万岁受到日本广大人民的欢迎。除千秋万岁以外,日本各地还有三河万岁、知多万岁、越前万岁、秋田万岁、伊予万岁等。尽管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三河万岁以三河地区为根据地,过去主要在关东、关西地区巡回演出,现在只留下西尾市上町、安城市别所两处。其曲目包括《建家万岁》、《门万岁》、《御门迹万岁》、《御江户万岁》、《大峰万岁》、《神力万岁》等。
散乐
公元612年中国的伎乐经百济(朝鲜)同化人味摩之传入日本。有关史实可从日本法隆寺、正仓院、东大寺等大寺院内保存的伎乐面具、装束及日本钅兼仓时代的音乐书籍《教训抄》中查到。古时伎乐主要在寺院举行法会的时候表演。今天的日本伎乐与古时的伎乐已有很大的区别。古时的形式仅在祭礼中有所保留。如神舆御度中使用的猿田彦、天狗、王鼻等。散乐是一门包括曲艺、轻业、奇术、通俗歌舞在内的复杂的外来艺术。日本民间艺术太神乐、田乐艺仍旧部分地保留了某些表演技巧。
舞乐
今天日本皇宫内演奏的舞乐是以京都、奈良、大阪四天王寺中的三处乐所的舞乐为基础。这三处的舞乐流传民间。日本各地神社、寺院举行祭祀的时候均可表演。每年5月8日山形县慈恩寺举办佛生会时均要表演舞乐。表演者按照《耍钅牟》、《散手》、《喜录》、《二舞》、《陵王》、《纳曾利》、《太平乐》的顺序一个个地表演。该县的另一个八幡舞乐每年9月15日举行。曲目包括《燕步》、《三台》、《散手》、《太平乐》、《安摩》、《二舞》、《还城乐》、《拔头》、《陵王》、《纳苏利》等。舞乐在神社殿前的舞乐殿表演。其中的《还城乐》、《拔头》为幼儿舞。传说这里的舞乐是山寺创立之时,由大阪天王寺下来的乐人林氏传授的。今天林家仍作为慈恩寺的乐人以只传长子的形式承袭舞乐传统。日本北陆、中部地区的神社、寺院组织的幼儿舞乐以美丽的化妆、稚嫩可爱的演技吸引不少的观众。日本人认为幼儿就是神,所以经常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肩膀上。富山县加茂神社(9月5日)、新泻县知山寺(9月1日)举办的舞乐中出现的幼儿就是首先骑着大人的肩膀绕场一圈后,才回到舞台上表演舞乐。最有名的日本舞乐包括大阪四天王寺圣灵会(4月22日)和奈良春若宫御祭(11月17日)举办的舞乐。
二十五菩萨迎来会
这是一种包括供养、引接会、迎讲在内的佛教法会。它将从西方迎来观音、势至以下二五倍菩萨,引导众生去净土的信仰具体化。具体的表演程序是:迎接25位扮演菩萨的人从极乐堂出门,渡过迎接桥、进入沙婆堂。在那里举行法会之后,再返回极乐堂。奈良县当麻地区的供养每年5月14日由扮演菩萨的人主持。东京都净真寺的二十五菩萨迎来会俗称戴面具。此外,长野县的十念寺(过去每年4月15日举行,现在不定期)、大阪市大念佛寺(5月5日)也举办二十五菩迎来会。
延年
相传延年一词出自“遐龄延年”一说。从日本平安时代开始至钅兼仓、室町时代许多寺院都举办延年表演。这种民间艺术与当时流行的猿乐、风流、舞乐一样均属于即兴表演。岩手县的毛越寺每年1月20日夜里举行“摩多罗神祭”,当天还要在常行堂表演延年。剧目包括《呼立》、《田乐舞》、《路舞》、《祝词》、《老女》、《若女祢宜》、《童舞》、《舞乐》、《敕使舞》。毛越神社内收藏的中世纪的剧目记录中就有同样的记载。可见民间艺术延年的历史十分久远。,《若女祢宜》是由戴着年轻女子面具的神子手持扇子、铃儿表演的舞蹈。童舞包括《折花》、《王母昔》两曲,是由两幼童表演的曲雅的舞蹈。过去能够称得上延年的民间艺术有数十种之多。近年来仍流传下来的仅有《女郎花》、《伯母舍山》、《留鸟》、《卒都婆小町》四种。宫城县小迫白山神社的小迫祭(旧历三月三日)、岐阜县长泷白山神社的六日祭(1月6日)时表演的延年可谓最有代表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