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二:韩国企业人力结构现状 |
本土化进程缓慢
传统上,西方公司的亚洲总部一般设在日本、香港或者新加坡。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西方公司开始把亚洲区域运营中心移入中国,比如沃尔玛。与此相类似的是,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总部。在九十年代末期,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而在过去几年中,随着中国物流、交通等方面的改善和提高,日韩企业感到需要针对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设立一个统一的系统机构,以一种一体化的形式管理品牌和公共关系等。
在本地化方面,日企比西方企业要落后得多。首先体现在关键决策上,依靠日本人内部作沟通,自己做决策。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决策缓慢。比如要在中国做广告,从申报到总部的审批,一般至少要一两个月。以推新机来看,如果中国市场青睐折叠的某款机型,而要申报做这样的机型要等到两三个月,那时市场早已变了样。又比如,手机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设计更新快速,而日本企业的更新速度仅为韩国和西方企业的三分之一。
另一个错误是日企总试图实行日本的管理方式。根据2004年版中国日本商会以及2003年版的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法国商工会所属会员企业名簿发现,在日本企业与美法企业之间,中国籍或华人作为企业代表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日本企业中中国籍或华人作为企业代表的有43家,仅占总数477家的9.01%;而美国和法国分别有478家和44家,分别占总数711家和167家的67.23%和26.35%。一些在中国的知名日本企业中国高级经理、行政副总裁,大多数都说不会建议职员加入日企,因为发展空间有限。
韩国跨国企业与日本相似,多数韩企人力结构仍是普通职员为中国人,中层管理人员以上为韩国人。但近年来取得一些进展。根据三星经济研究院对553家在华韩国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与西方跨国企业的活跃的研发活动相比,日本跨国公司一开始没有把研发活动转移到中国,有问题就到日本解决。中国现有约1000多个跨国研发中心,其中大多数都是西方企业的。在这点上日本企业甚至远远落后于韩国企业,比如三星公司在中国有四个研发中心,拥有约2000名员工。
严格控制、整体化、速度快、简单决策和运营连续性这些因素,曾经是日本企业强大的原因。而这些因素,恰恰需要等级制度来维持,所以日企的结构不可能像西方企业那样扁平化,这是日韩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过去20年中,促使他们成功的经营风格一直没有改变过。
与日韩企业相比,西方的文化能够容纳各国的文化,因此文化中很容易吸纳本土管理者,实现企业文化的迅速本土化。同时西方公司开始全球化要早得多,因此更加开放,具备更包容的多元化组织,组织结构也更扁平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