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御手洗富士夫、千速晃率领的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在 9 月初访问了中国 , 并受到温家宝总理为首的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方希望能抓住未来 5 至 10 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特别是环保和节能领域的合作取得新进展。日方也表示,日本在环保和节能技术和产品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日本企业愿与中国企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而在今年 5 月,在日中经济协会的推动下,成功召开了中日节能环保论坛,为中日经贸合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日本的环保节能技术优势
中日经济关系中,环保节能技术正成为一个新的合作领域。
三菱材料技术公司常务董事星和夫, 9 月中旬到中国出差了一个星期。该公司有 1000 多名职工,在日本是个中型企业,年营业额 450 亿日元,股票没有上市。这样的中型企业在日本非常多。该公司最近在中国投资建设了两家工厂,一家是粉末冶金工厂,还有一家是环保方面的企业。
“我们的粉末冶金技术可以用来生产汽车零部件。投资中国正是因为看好中国的汽车产业。”星常务董事说。但这次他来中国,更多的是要考察中国的环保技术,该公司的工业污泥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已经用在了日本很多城市的污染及废弃物的处理上,工业发展以后,大量生产必然会带来大量废弃,处理这些废弃物对企业来说是个商业机会。
在三菱材料技术公司的母公司三菱材料公司那里,总务室室长芝恭介谈到日本企业的环保节能技术时说:“我们公司也生产水泥,要降低成本首先要降低能源的使用量。使用废旧轮胎当燃料,一方面减少了能源使用费用,同时还能收取一定的处理废旧轮胎的费用。我们是靠这样的办法来降低水泥成本的。”
水泥生产的节能降耗工作,日本从石油危机以后一直在进行,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再往下走,需要有革新技术。日本是个汽车大国,每年有大量的旧轮胎被淘汰出来,处理这些轮胎是汽车厂家和地方政府最头疼的一件事。焚烧轮胎有空气污染问题,处理污染所花的费用一直比较高。三菱材料公司有污染处理技术,在收取少量的处理费后,把旧轮胎作为燃料,不仅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也节省了处理旧轮胎的费用。该公司在中国有水泥厂,虽然还没有使用燃烧轮胎的技术,但在条件成熟以后,在中国使用该技术并不是一件难事。
按日本方面的统计,单计算节能技术,中国的市场规模为 30 万亿日元 ( 约 2 万亿人民币 ) 。中国对节能环保技术有巨大的需求,日本有现成的相关技术,这种合作当然对双方都有利。瑞穗综合研究所亚洲调查部主任研究员铃木贵元说:“只要日中双方能明确责权利,两国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合作前途很大。”
日本企业的重点转向品牌管理及核心部件的生产
在东京街头的中国产品越来越多,最初还感到比较高兴,但时间长了,才开始认识到: “中国制造”实际上更近似于“中国组装”,其中含有的技术成份、利润水准还不是很高。从这个方面看,中日经济、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关系:日本出技术、资本,中国做组装、提供市场。
日资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的相关报道已经有很多。在东京采访期间同样感到了这个特点。佳能、富士胶片、东芝、日立等企业均拿出了相当于销售额 5%-10% 的资金从事研发,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与日本企业多年来的研发是分不开的。
人们在东京可以看到日本企业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日本不再强调组装的意义,宁肯让出组装,而让品牌、重点零部件的生产、产品的营销成为企业经营的重点。
我们已经看不到在电子产品方面会出现日本消费者用最新型的产品、把稍微过时一些的产品拿到国外去销售的现象。很多电子厂家说,我们在全世界同时推出新产品,也有一些厂家比较强调他们是在中国首先推出某些产品。过去走在日本电子一条街秋叶原上,热心的店员会推销一些中国没有的新产品,现在他们也还是这么说,但大多是能在中关村买到的东西,而且从价格上看,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电饭煲等,已经让我们基本上感觉不出日本有什么优势。
唯一不变的 是:品牌依然是日本的,不管该产品在什么地方组装。我们刻意寻找过国内某些电器厂家的产品,不是完全没有,但并没有在日本市场上形成品牌强势,大多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所知甚少。品牌的力量是日本企业的一大优势。
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同样是日本企业的强势。三菱汽车公司总裁益子修说:“我们在中国有 30 万台汽车引擎的生产实绩。把引擎的生产能力与三菱品牌加到一起,我们是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比较快的进步的。”中国汽车业正在迅猛发展,但在引擎等方面依然是日本企业的天下,没有足够的引擎生产能力,品牌再做不上去,外资汽车企业自然能在中国有绝对优势。
在看不到的地方,日本企业正在扩大对市场的掌控。三菱商事公司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位从事经济调查的领导说:“日本等离子电视的生产能力很强,这是因为日本有非常强的偏光胶片生产技术。没有这个技术,就不能生产等离子电视。”
在中国企业还没有充分的品牌影响,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不足的时候,大多数企业只能发挥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在组装上下功夫。日本企业的品牌能力、高端的研发生产技术,也让日本企业为了实现低成本的生产而利用中国的组装能力。这种格局在今后几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中日关系的新格局
9 月 20 日 ,安倍将被选举为自民党新的总裁,进而在 26 日的国会上被选举为首相。日本有很多人对安倍的外交方式感到担心,但基本上没有听到谁在担心安倍政权会改变中日经济关系。
和小泉首相上任前相比,安倍身边似乎缺少了懂经济的谋士。新内阁的经济成员,主要要从自民党内部挑选,而没有小泉内阁时期既懂经济又能发挥发言人作用的竹中平藏那样的人。 但是这对经济界来说未必是坏事。一位财界上层人物私下里说,竹中有他的经济思想,不爱听企业的,今后政治家重新回到经济产业大臣、财政大臣的位置上以后,企业与政治的关系能更近一些。
日本企业的品牌力量、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优势今后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只从中日经济上看,中日在国际产业中的分工格局一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文/陈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