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杀身亡的川田的母亲认为,二十四岁的儿子(照片中骑马者)是在工作压力下“过劳”而死。
|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援引外电报道,日本青年川田在一个他不熟谙的行业,接受了一个月的培训后,被安排到一个压力大的团队,负责设计计算机。四个月后,他有失眠的情况,还因抑郁接受诊治。又过了两个月,这名二十四岁的上班族从一幢大厦的十楼跃下身亡。
川田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企业架构重组下的牺牲品。”
日本经济发展停滞十年,在公司大幅削减成本过后,开始向复苏之路迈进。但人力成本有升无跌──工时拉长了,压力增加了。可以说,很多人都因工作走上生命的绝路。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二○○五年三月的一个财政年度,有五百二十四名劳工或其家人申领因工作过度导致精神错乱而获得的赔偿,其中一百二十一人自杀身亡,一百三十人的申请获批准。
川田死前,他的申请被拒绝。
日本政府多年来都向国民宣传不要因工作过劳丢失生命。这种现象在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的经济奇迹很普遍,称为“过劳死”。
不过,日本人每年人均工时继续居发达国家前列。在二○○三年制造业工作方面,日本的每年人均工时达一千九百七十五个小时,高于美国的一千九百二十九个小时和英国的一千八百八十八个小时;如果拿日本和法国的一千五百三十九个小时及德国的一千五百二十五个小时的每年人均工时相比,差距更大。
随著日本的经济逐渐复苏,员工的工时更有增无减。
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标准雇员(不包括兼职雇员)的每月平均工时,二○○一至○四年间,由一百六十六个小时增至一百六十八点四个小时。
按官方说法,日本的人均工时正在减少中,但这是因为兼职或合约职位增加,占日本整体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强。此时的日本就业模式,已由终身制转变至保障较少但生活压力较大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