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县(相当于我国的省)位于日本列岛的西南角,九州西端,与我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全县岛屿众多(约588个),约占陆地总面积4091.4平方千米的40%,海洋面积则为陆地面积的25倍。沿海的无数半岛、小港口、海角和海湾构成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总长达4165千米,仅次于北海道,居日本第二。
这里气候和湿润,农、林、渔业一应俱全,既有大田作物又有水果等。其中枇杼产量居全国首位,马铃薯居全国第二,桔子和草莓分别居第六和第七位。由于位于宽阔的海底大陆架边,又拥有众多的岛屿和海湾,对马暖流流经于此,因而具备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从事渔业的劳动力占全县总劳动力的5%,居日本第一。渔港数居日本第一,渔产量全国第二。
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光,更成为天赐的旅游资源。位于县北部西海岸的西海国立公园是著名风景区,尤以园内九十九岛最负盛名。横跨长崎、熊本两县的云仙国立公园更以其春天的杜鹃花、秋天的红叶、冬季的冰霜和温泉而闻名于全日本,还有壹岐对马公园、岛原城等风光名胜和众多的古迹及富有异国情调的建筑,都令游人如入仙境,留连忘返。据统计,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都在2200万人左右,大大超过本县人口(1998年10月统计全县人口为153.2万)。
长崎不仅以其秀丽的风光和众多的古迹闻名,而且也日本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崎的造船业早已享誉世界,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无论技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尽管如此,长崎县的经济与其他地方比还不算发达,在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长崎县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排位都较靠后。
长崎县建于1869年。在日本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1867年),这里是幕府政府的直辖地和大村、平户、岛原各诸侯的领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日本的对外门户,与我国及荷兰、葡萄牙等国交往频繁。早在我国隋、唐时期,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和学僧中的不少人就是从长崎起航到中国的。到宋、明和清朝时期,我国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大批商人到日本经商。据史料记载,最多时曾达万人左右。他们在长崎的平户、福江等地创建唐人町,成为中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随之,中国和西洋文化也经过长崎传入日本,特别是中国文化给日本以深远的影响。现在长崎人的一些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及节日庆典等均源于我国。
长崎市是长崎县政府所在地,位于长崎半岛西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渔村,13世纪时,为长崎氏所占领,从此称长崎。1571年,葡萄牙人首航到此,后逐渐发展成贸易港。江户幕府早期,热衷于对外贸易,长崎港口内经常有葡萄牙、荷兰、英国和中国的商船进出。17世纪中叶起,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达200年之久。其间,长崎成为惟一的对外开放港口,与我国及荷兰等国进行贸易。我国明朝僧人在这里修建了崇福寺、兴福寺、圣福寺和福济寺等“长崎四大唐寺”,数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 来,华人又建了“唐人馆”、孔子庙和新地中华食街等。西方传教士也在这里修建了大浦天主教堂和格巴格公园等西式建筑。同时,医学、天文学等西洋文化也经由此地传入日本。
1945年8月9日,继广岛之后,美军在长崎投下了对日本的第二颗原子弹。7万多人被夺去生命,约占当时长崎全城人口的1/3,全城瞬间成为一片废墟。50多年过去了,经过重建,现在的长崎已经成为一座美丽、整洁的城市,但人们对战争造成的悲惨情景仍记忆犹新。为纪念原子弹下的死难者,特在爆炸中心修建了和平公园和巨型和平纪念碑及和平雕像。每年8月9日11时02分(1945年原子弹爆炸时间),都要在和平公园举行万人大会,纪念死难者,祈求和平。
长崎一直与我国保持着友好关系。早在中日邦交恢复之前,长崎县议会就通过决议,要求同我国复交。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该县积极发展与我国的关系。当时的县知事、我国人民的老朋友久保勘一先生(已去世)曾多次率团访问我国,并于1982年与我国福建省结为友好省县关系。我国于1985年5月,在长崎开设了总领馆,并开辟了上海至长崎的定期航班。前知事高田勇先生和现任知事金子先生也都已经或正在为进一步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积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