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北朝同吉野南朝对峙的时代。始于足利尊氏自北九州进入京都拥立光明天皇、后醍醐天皇由京都南逃在吉野建立朝廷的1336年,终于两朝合并的1392年。也有史书把上限断在镰仓幕府灭亡的1333年。两朝各有年号,在自己辖区内使用。北朝实权掌握在足利手中, 1336年足利尊氏开创室町幕府,制定《建武式目》。1338 年自任征夷大将军,不断发动对南朝的进攻。南朝建立不久,军事支柱北□显家、新田义贞等相继战死,后醍醐天皇病死,势力衰退。但由于幕府统治集团内部倾轧激烈,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仍得以维持。在这一时期,各地守护日益发展,成为封建割据的守护大名(领主),对抗幕府,而幕府的内争又常常与南北朝之争有关,从而使南北朝的争斗复杂化。尊氏之孙足利义满统治之时,幕府统治趋于稳定。1392年经足利义满提议,两朝以南朝后龟山天皇让位给北朝后小松天皇的形式实现合并。此后皇位由北朝子孙继承。 南北朝时代商品经济发达,庄园自给经济加速解体,庄园内部农民自主性高涨,农村自治体出现,农民减租抗暴运动兴起。幕府推行的一系列土地政策使各守护日益蚕食并掌握其辖区的庄园。因此这个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从庄园制度向领国制度过渡的重要阶段,同时,贵族封建主阶级走向没落,武士封建主阶级势力则进一步扩张。 南北朝时代维持近60年,其间两个皇统何为正统的问题,日本历史上向有争论,即所谓“南北朝正闰论”。明治年间这一争论被当作重大政治问题对待。1911年明治政府根据天皇□裁,决定南朝为正统,足利尊氏为逆贼,并以此修改历史教科书,但有些学者一直否认正闰说。 日本简史——一向宗暴动
15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80年代,以一向宗运动形式出现的日本农民反封建武装斗争。一向宗是日本佛教新宗派净土真宗(简称真宗)的别称。其教理通俗易懂,要求简单,强调人们只要在世俗生活中坚持“专修念佛”,坚信“佛力”,就可“往生极乐”并获得现世幸福,因而获得众多农民的信仰。1457年成为本愿寺住持的一向宗第8代法主莲如组织信徒在各地组织场长集会,交流“信仰之心”,在客观上起到组织和团结群众开展群众性的反封建武装斗争的作用。 自15世纪70年代起,北陆地方加贺国(今石川县)的农民信徒开始行动,拒纳贡租和杂税,并在“为佛法不惜身命”的口号下起来暴动。许多在乡领主也怀着自己的目的参加暴动。1488年暴动者夺得加贺政权,建立起信徒王国。进入16世纪,暴动火焰从北陆蔓延到近畿和中部地方,信徒英勇作战,中部地方的三河暴动(1563~ 1564)曾几次使德川家康陷于困境。自莲如以来,本愿寺历届法主为求得教团的发展,对信徒暴动一直持反对态度。但当1570年织田信长迫使本愿寺进行决战时,第11 代法主显如的态度有了转变。他动员全体信徒为保卫大阪石山本愿寺而战。各地信徒纷纷响应,浴血奋战,石山之战坚持10年之久。决战失败后,各地暴动被逐个镇压下去。一向宗的加贺政权也于1582年失败。长达百余年的一向宗信徒暴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庄园制,削弱了大名(领主)的割据势力,为以后日本的政治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