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弥生时代后期的倭人国家。年代当公元2~3世纪。所在位置有九州和畿内大和两说。文献记载始见于中国史书《三国志·魏志》中的《东夷传》,又名邪马壹国,壹为□字之误。约2世纪后半取代奴国,3世纪中叶后不见于记载。 早期的邪马台国以男子为王,由于2世纪末发生内乱,乃共立女子为王,名为卑弥呼,以邪马台之地为都,有弟帮助治理国家,此时的邪马台国实际是30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卑弥呼女王国对其他诸国有相对统治权。卑弥呼曾在伊都国家设立一大率之官以检察诸国,并在大倭的监理之下向他国收租赋。卑弥呼死(约248)后,又立男王,但因国中不服而复立卑弥呼之女壹与为王,内乱始定。此时已由中国传入水稻栽种和使用铁器,居民种植禾稻、苎麻,养蚕栽桑,缉麻线,制丝锦、缣绢。武器用木弓铁镞。在交换上已经是“国国有市”。社会已有大人、下户与奴婢、生口之别。大人皆四、五个妻子,是上层统治者,下户则有二、三个妻子。两者间的地位与尊卑差别明显。但下户并不是奴隶。而奴婢和生口则具有奴隶性质。 邪马台国与中国三国时代魏朝通好,两国通过带方郡频繁往来。文献记载,自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后,邪马台国派到魏戍带方郡的使节前后达 4次,同时献生口、倭锦、珠、弓矢等。魏国也曾两次遣使至邪马台国,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授以金印、紫绶,封其大臣为率善中郎将等职,并赐以锦绢、铜镜、珍珠等。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邪马台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且出现了文字的雏形。 对邪马台国的研究始于江户时代中叶,新井白石和本居宣长对《魏志》中有关倭人的记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别提出邪马台国在畿内大和和在九州的说法,对于卑弥呼是否是神功皇后,也作了深入的考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历史学界肯定倭人记载的史料价值,形成主张邪马台国在九州和在畿内大和的两个学派,并否定卑弥呼即神功皇后的传统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考古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参加讨论,对邪马台国的社会性质等作了理论上的研究和阐述,扩大了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邪马台国的研究出现飞跃发展。但在地理位置问题上,仍然无法解决九州说在里程上的矛盾、大和说在方向上的矛盾,从而在社会性质和国家论上也是议论纷纭。因此,关于邪马台国的社会,有原始社会末期、英雄时代、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和奴隶制社会等各种看法。在国家论上也有部落联盟、国家的雏形或原始国家以及东方专制君主制等各种观点。从历史学界来看,邪马台国的研究如果没有新的突破,就很难有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历史研究者,也开始了对邪马台国的研究,对其地理位置、社会性质等,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争论的问题大致与日本学术界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