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向视折纸为国粹之一。日本折纸影响深远,英语中的折纸一词"origami",采用的就是日语"折纸"一词的罗马字拼写方法。
折纸在日本出现时,纸张还非常昂贵。那时,折纸仅使用在佛教礼仪和祭祀中。经过近600年的发展,日本纸模型的结构已经变得相当复杂,折纸不再是佛家的专门用品。此时,日本的武士阶层流行一种礼仪,将一种折法特殊且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纸花和佩剑一起赠予其敬佩的同道中人,以此见证武士之间的友谊。到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期,这种礼仪性质的折纸已发展成一个以小笠原、伊势和今川三大氏族为中心的体系。一些富裕家庭也开始在结婚典礼上使用纸质模型。
随着纸价降低,到室町幕府时期,纸已不再是奢侈品,折纸流传到日本社会各个阶层。这一时期,在日本传统节日"女儿节"期间,母亲们折叠各种纸偶用于祭祀。直到今天,日本一些地方流行的"女儿节"吊饰,除将布制或绢制的人偶、动物、桃子等用丝线串起来外,有时还会镶嵌纸鹤,祈求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
1797年,伊势国桑名(今三重县桑名市)长円寺11世住持义道一円所著《秘传千羽鹤折形》出版。这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专门介绍折纸的文献收集了49种"连鹤"(即用一张纸折出数只连接在一起的鹤)的折法。
近代,一些欧洲独创的折纸方法伴随日本开国登陆东瀛,日本的折纸又融入些许西方元素。日本折纸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是吉泽章带来的。这位被公认为"日本现代折纸之父"的大师从20世纪30年代起不断创作折纸。其作品不单力求表现对象的外观,更是达到能够表现对象情绪的化境。他的作品在西方展出后引起热烈反响,激起一批西方人投身折纸技艺的创作与研究。
50年代,一个以吉泽章、高滨利惠、英国人罗伯特为中心的国际性折纸社团成立,"origami"成为国际通用词汇,而吉泽章使用的折纸图示的表记法也被罗伯特等欧美人采用,逐渐演变成国际标准。
日本人喜欢折纸,各种能力和兴趣学校也投其所好,纷纷开设专门传授折纸技艺的课程。折纸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受欢迎。因为他们相信,折纸有益于保持大脑活力、预防痴呆。
这要归功于近年在日本成年人中持续升温的"练脑"热。智力游戏、魔方、珠算,任何一种产品或活动只要得到证实对活跃大脑有益,一经贴上"健脑"标签,立刻就会受到追捧。折纸也不例外。
经常使用手指尖的确可以刺激大脑,防止大脑老化。而折纸不仅是运动指尖的好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想象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折纸,人们可以获得和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广泛交流的机会。因此,折纸对身心健康都极为有益。
在日本,折纸早已不是儿童的专利。现代日本折纸主要有3种。
其一是不使用剪刀、浆糊等辅助工具,纯粹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作品。
其二是复合折纸,即把要表现的对象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用一张纸折叠而成,然后再将这些部分拼接组装起来。这种折法能表现更加复杂的对象。
第三种称为组合折纸。这种折法是将所有的纸张折叠成同样的形状,再将折好的纸拼装成一件作品。组合折纸展现的一般是对称性较好的多面体和箱子等物品,所用的纸从两张直至数万张不等。拼装已折叠好的部件时,最理想的是完全依靠纸张间的摩擦力支撑起整个作品,但有时也会借助于浆糊、丝线等连缀。
纸张的规格颇有讲究。商店出售的折纸专用纸张,通常是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也有5厘米、7.5厘米、24厘米及35厘米见方等多种规格,有时还可见到少量圆形纸张陈列在店铺中。
纸张的颜色也各式各样。有双面彩色的,有颜色浓淡不一的,有加入水珠等特殊图案的,还有是表面二等分或四等分,每等分各一种颜色的。
目前,日本市面上出售的折纸专用纸张约有1000多种。要折叠出复杂的作品,可能还需作者自行对纸张进行加工。为使作品长时间保持一定形状而不至于软塌,作者还需在买来的薄型日本纸背面裱衬金属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