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于模仿和学习
在战后经济复兴那阵子,日本人满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技术,十分关注国外科学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精华。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同行,学习人家是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
例如著名的索尼公司当初就是从美国西物电气公司以250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专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微电子工业帝国。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森田秋雄在自传《日本制造》中承认,他吸取了很多西方人做生意的经验。
2.通过妥协达到一致
在企业中给每一个人发言的机会。不管多大的企业,从最小的、刚创立的小店铺到超级企业帝国,一件事情的决策必须在涉及到的人全都认可了才能去做,日本人把这叫做Nemawashi(绑根,指园丁在移植树木时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跟须都包缠起来)。领导人在做重要决定时,必须设法将所有成员的意见都统一起来。这个操作过程是很乏味的,也相当漫长,但最终获利的是企业,因为所有的人都在一个目标下排成了队。
3.追求长期激励
日本企业员工酬金偿付的“未来主义”做法让西方人很难理解。每个员工都明白,个人待遇的获得是通过整个集团的总体赢利提升来达到的。因此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的分红增长,更倾向于长期激励。有这样的经营思想作支撑,企业的繁荣可以是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
4.把质量视为生命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几乎就是劣质品的代名词,日本的产品只能放在西方国家的杂货铺里卖,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日本产品讲究的是高质量,日本人甚至对某些美国产品也看不上眼。如此大的形象改变要归功于日本全民族上下都全神贯注地关心提高质量。
5.推崇竞争
日本产品之所以能以“高质量、低价格”出口到国外,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比如说最初摩托车行业领先的是东发公司,排名第二的本田远远落在后面;几年之后,本田统治了国内市场,东发只能向国外发展了。丰田通过研发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汽车油量警告测量仪;没过几个星期,日产公司就搞出了自己的版本。
我们再来着重说说日本式的“集团竞争”与“协调民主”。
现代经济运作的主要原则是社会各基本单位在平等的条件下相互竞争,竞争的前提是社会的多元化,各竞争主体享有独立的社会身分和活动自由。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不主张竞争,讲究中庸之道。但竞争与日本的历史传统是相契的。不过日本式的竞争有其独到的风格。西方的竞争以个人为本位,而日本却以集团为本位。这种以集团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竞争在整体上形成了“对外竞争、对内和谐”的格局。
在竞争中,日本人公认的观点是:社会并非个人竞争的场所,而是一个队与另一个队集体竞争的地方。一个公司的雇员组成的队伍应该象一个统一体那样行动,以便与另外一个公司所建立的团队竞争。于是为了在一场无休止的集体竞争中击败所有对手,最重要的是保持企业内部的亲密和谐。这样,日本儒教中的忠诚精神就成为每个企业的绝对律令。企业在雇佣雇员时,如同收养养子一般,要估价他的性格、忠诚感和从长远看他对公司可能做出贡献的潜在能力,这些特性要比员工的“专业本领”更加重要。对双方来说,雇佣就象结婚一样,是一种终身承担的义务。于是类似中世纪那些超家族的封建集团,一种强烈的“家长式的”、“家族的”、“同事的”气氛弥漫于公司之中。在雇员中间,在雇员与经理人员之间,那种具有血缘关系似的团结感情十分盛行。
引申至国际竞争圈中,日本人觉得国家就象一个放大的企业,它作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参与世界贸易竞争。因而企业对于政府犹如雇员对于企业一样,信奉的仍是传统儒教的忠诚原则。在美国,赚钱是获得社会尊敬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而在日本,一个人除了赚钱以外,还必须为社会和国家做‘某些事情’。
西方近代政治的基本原则是民主精神,每个公民通过参与国家政治事务,自由地表达个人意志,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达到公意。这种诸事取决于公意的做法在日本的历史遗产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对应物——集体精神。在西方的民主中,公民之间的利益竞争、不同意见的公开辩论是达到公意的必经通途,而在日本的民主中,却渗透着协调一致的集体传统。他们总是避免公开的对抗,更乐意私下的协商和居中的调停。他们觉得,决定不应由任何个人做主,而应该通过协商由集体共同做出。目的是达到一致——开会的意义总是为了要达到普遍同意和没有人持强烈的异议。依靠个人发布的命令,不管其权威多大,都是令人不快的,即使是由接近多数投票通过的决定也未必能使日本人满意。人们往往对日本的等级制度与集体决策并存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二者在日本传统中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如果说中国的等级观念往往与官位的高低相联系,因而多少带有一种冷冰冰的行政隶属意味的话,那么日本的等级观念则染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家族色彩。这种纵向、横向间反反复复的协调商量、集体决策,对于日本的经济腾飞和企业的做大做强是十分有益的。 日本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对自己的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进而获得了巨大实效。对于东邻扶桑的突然发迹,我们不要怀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其中的有益经验应该珍视才对。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