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6年,日本就诞生了剑持加津夫的罗莉(“洛丽塔”的日语发音)写真集《NYMPHET•12岁的神话》,和最早的“洛丽塔
杂志”《少女爱丽斯》。1979年的漫画《CYBELE》则是日本最早的罗莉漫画同人志。受到这些文化产品的影响,“洛丽塔旋风”在20世纪80至90年代一发不可收拾,大眼睛的可爱少女青涩形象在动漫、
游戏作品中蜂拥而出,如《天地无用》中的莎莎美、《魔卡少女樱》中的木之本樱等。有人说,1995年以后的日本
动漫作品,“每一部都有洛丽塔的影子”。
不仅如此,“洛丽塔”的身影也出现在那些看似并不相关的文化产品领域,比如恐怖片中洛丽塔造型的受害者。市面上,洛丽塔娃娃和服饰道具也十分抢手,而COSPLAY(角色扮演)活动中的洛丽塔更是公认的热点。就连许多成年女性也不惜花上近万美元,去欧洲参加所谓的“公主之旅”,亲身体验一把重归洛丽塔的感觉。在日本时尚的发源地东京涩谷和原宿神宫桥,每逢周末,到处都能看到身穿褶边公主裙、头戴花边婴儿帽,或是扎着宽大的缎带、抱着泰迪熊玩偶的“洛丽塔少女”。正因为这种现象在日本文化产品中已经如此普遍,日语中甚至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洛丽控。
虚无伤感的岛国情怀
有人认为,日本人钟爱“洛丽塔”是一种变态行为;也有人把它归咎于持续低迷的日本
经济,认为由此引发的悲观情绪使日本女性产生了严重的“白日梦情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到少女时代”。更有专家称,这是一种因遭受原子弹袭击而萌发的“小男孩亚文化形态”。二战后,日本
社会普遍感到失败和压抑,时刻担心原子弹会再次降临,因而产生了希望“在成人世界里像小孩子一样生活”的奇怪念头,并通过“洛丽塔”宣泄出来。
从某个层面来说,这些对日本人“洛丽塔”情结的分析都有一定道理,因为不少“洛丽塔”作品充斥着受虐、压抑、自我毁灭等非常情绪,而且许多可爱少女在文艺
作品中以悲剧收场。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种情结,就会发现它深深植根于日本
社会的土壤中,在日本由来已久,远比泡沫
经济破灭、二战战败早得多。
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
历史上又长期处于邦国林立的藩镇割据状态,战事不断、天灾频发,这一切让日本人产生了“人生五十年,如幻如露”的不安定感。他们悲叹世事无常,认为应该及时行乐,逐渐形成了自怜自恋的心理,对转瞬即逝的美丽特别推崇。在他们看来,越是悲情的、短暂的、注定要毁灭的东西,就越应该精致完美。所以日本武士的切腹仪式程序繁琐,日本城池的“落城礼”(失败陷落的仪式)也相当复杂,而日本人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
传统与舶来文化的天作之合
青春期的少女同样具有完美、易碎的特点。她们纯洁天真、温柔可爱,但青春年华如樱花般短暂,即使不被卷入命运的漩涡中,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快失去光彩。《洛丽塔》原著中的少女,后来变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母亲。日本传统文化中虚无、伤感的情怀和舶来文化,就这样在少女身上达成了天作之合。
正因如此,“洛丽塔”才不仅满足了日本男人的口味,也得到了不少女性的青睐:前者是一种不无异常的审美取向,后者则是自怜自恋情结的最好体现。因此,拥有“洛丽塔”形象的日本文化产品涉及面非常广泛,一味斥之为“低级趣味”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并非每个大眼睛少女都是“洛丽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