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黄阿忠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上海美术馆选择了日本浮世绘来担当一次纪念性活动。《日本浮世绘名作展——江户美人画的魅力》这个画展中的作品来自日本北海道道立美术馆的藏品,共计138组(177件)。我们可以在江户美人的发髻与服饰上看到中国唐代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那种审美上的关联,使我们倍感亲切,更有着贯穿古今的历史感和深长意味。
浮世绘应该是日本的风俗画,是镰仓时代写实主义故事体绘卷画风和桃山至江户时代的细密装饰画画风的混合,同时也是江户时代最重要的美术流派。浮世绘大多表现服饰华丽的下层社会妇女,以及艺妓的艳美风情。还有优美发型,还有美人的日常场景和江户时代的山川风貌。
早先,浮世绘以屏风画形式作装饰,而后,画家采用木刻版画形式制作。这样,一方面提高城市市民对风俗画的兴趣,和适应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使浮世绘得到迅速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了同西方的交流。由于木版印刷易复制,又利流传,浮世绘因此在欧洲出现。时正值欧洲印象主义兴起,一批诸如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青年艺术家一反蜗居画室从事宗教历史题材的创作和概念的复制,而是走到自然中寻找光色,掀起了一场色彩与形式的革命。这批印象派画家对色彩、形式有特别的敏感。恰逢此时,西方的画家发现了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的华彩、绚丽,既是自然的感受描绘,又是主观合理的概括与提炼,它那二度空间和散点的构图处理,以及画面的线条勾勒和平面涂色所呈现的东方气韵,使他们的眼睛一亮。东方人的个性理念,艺术趣味,无疑是西方画家的新的视觉。
于是,日本浮世绘渐渐渗入了西方的油画。19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西方画家有了浮世绘的影响。法国画家文森特·凡高尝试运用浮世绘的线条、色彩于绘画之中。我曾在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的三楼一个展厅中,看到一批至少有30多幅凡高临摹的浮世绘作品。凡高用的是油画,主观凝慎的色彩和个性的线条,以及作品中所凸现的东方神韵,无疑是他学习和借鉴浮世绘后所得的。又比如劳特累克,这个一辈子描绘社会底层生活的艺术家,其作品明显受到过浮世绘的影响。那年在上野的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里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展览,他们将日本的浮世绘和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中叶的油画做一个对比的展出。其中有劳特累克的作品,劳特累克笔下的歌妓、舞女,和边上展出的那幅浮世绘的作品,那些人物的位置安排,构图处理,动作的伸展幅度等,看上去何等相似。还有博纳尔的浴女构图给你的感觉,维约尔那室内墙上华丽典雅的色彩带来的视觉,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浮世绘的影子。还有毕加索、马蒂斯等等画家的作品,只要你细心地留意,也能发现日本浮世绘对他们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