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秋,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时,我正在日本做新华社常驻记者。光阴荏苒,从那时起已过去了35个年头,但当时的一幕幕历史性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不会忘记,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以及两国外长在插有中日两国国旗的长桌前坐下,分别从砚台盒里取出毛笔在联合声明上签字的情景。签完字后,周总理和田中首相是那样有力地紧紧握手。两国首脑举起酒杯,把香槟酒一饮而尽。
在日本举国上下欢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人们也自然会想起那些曾经为日中友好事业,为日中邦交正常化而努力奋斗过的两国前辈们。
我专门采访过已故松村谦三先生的女儿小堀治子。她告诉我,中日复交那一天,她对着父亲的遗像说:“爸爸,您多年来盼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您放心吧!”那一天傍晚,小堀治子还同曾经跟她爸爸一道为改善日中关系而努力过的自民党国会议员古井喜实、田川诚一、川崎秀二等人一起,参拜了松村先生的墓。古井先生向松村先生的“在天之灵”报告:日中恢复邦交了。之后,他带领大家高呼“日中邦交万岁!”
说到中日复交,我们又怎能忘记“乒乓外交”?1971年春,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主导下,中国成功开展了“乒乓外交”,使“小球推动了大球”,不仅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也使其成为了中日复交的序曲。这场有声有色的“乒乓外交”,正是围绕着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展开的。一句话,没有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就没有“乒乓外交”;没有“乒乓外交”,就没有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没有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也就没有中日复交。而正是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为推动、组织和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中日复交,他是功不可没的。饮水不忘掘井人,包括后藤先生在内,所有为中日复交付出过心血和努力的前贤,我们都将永远记住他们。
文化交流,说到底是心灵的交流。通过文化交流,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在两国人民的心灵上架起友好和理解的桥梁。中日两国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两国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点,彼此很容易沟通和理解。例如,昆剧东渡,使日本观众看到这个古老剧种的旺盛生命力。有的日本观众说:“昆剧的音乐非常美,非常吸引人。我感到它与邦乐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虽然剧情简单,但它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例如日本的“狂言”剧,尽管台词是日语,但是由于贴近生活,感情相通,中国观众完全能够理解。像《捆棒》一剧,主人在出门前把嗜酒如命的两个下人的双手都绑在一根长棍上,但这两个下人趁主人不在家,仍千方百计设法打开酒坛,你帮我,我帮你,痛痛快快地过足酒瘾,喝得酩酊大醉。中国观众看到他们急中生智、巧妙地偷酒喝的那些幽默滑稽的动作,不由得发出愉快的笑声。
开展文化交流是为了增进友好感情、加深相互理解。我们应当承认,中日两国毕竟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有差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更加重视沟通,加强交往,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进入21世纪,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将会越来越突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显迫切。不同文化的沟通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与偏见,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我们主张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大力开展文化交流,其理由也在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副部长 刘德有)
人民日报 2007年09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