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陈建军)8月24日,以探讨中日两国和全球所共同关注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课题的第三届中日产业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中日企业家、专家学者等30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借此时机,人民网日前邀请到出席第三届中日产业经济论坛的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宫川公男,就“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进行了视频访谈。 本次访谈的前半部分是宫川公男教授的主旨演讲,后半部分是就相关问题的问答。 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宫川公男的视频访谈(日文)。 mms://video0.people.com.cn/zht/zt-rw-2007082401.wmv
宫川公男教授的主旨演讲内容梗概: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是联合国的布伦特兰(Gro Harlem Brundtland,挪威元首相)委员会报告(1987年)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之后被广泛传播的。此时在顾及全世界范围观点出发,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作为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视为提供“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相结合的框架协调”。 但是,在此之前1972年的罗马俱乐部报告『成长的极限』中提出,因资源、能源及环境等问题的恶化,过度发展引发了悲剧的结果。另外,据1994年在挪威分析的结果,2010年至2020年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将达到70亿,假设象现在工业化各国的居民一样,消费相同量的能源及其它资源的话,那么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将需要5个地球。换个说法,即至今为止象发达国家追求的经济发展及增长并不是可持续性的发展。 因此,现在各先进各国的发展及增长不是“量”的发展,而是趋向着重追求“质”的发展。但对此发展中国家虽然认同“质”的重要性,现实中不得不以很低的水平基准优先考虑“量”的发展。在以上对立结构的情况下,不得不提出疑问,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及增长是受人口、资源、环境、技术等许多因素制约的,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方面的联系。例如,因汽车的普及而引起大量的燃油消费,因而导致原油价格高涨及空气中CO2浓度增加,而为了减少此影响进行乙醇燃料的开发、扩大生产,从而导致能够作为粮食供给社会的玉米的供给量减少,又因此导致玉米价格的提高,从而增大粮食供给矛盾。又因粮食问题加大贫困人群或贫困国家的负担,导致加大国内或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再而因粮食压力导致森林砍伐而使生态系统遭到巨大破坏,这又与环境问题相连。 如上所述,可持续性与数量众多的因素相关,并且各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与人口、粮食、水、能源、森林、气候、环境、社会、技术、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因此可持续性是必须将以上内容综合分析而得出的多方面的、综合意义的概念。 人民网日本版 2007年8月29日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