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记者钱铮)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全球变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为此,日本确立了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暖的机制,从意识和技术层面推动节能、新能源开发等计划。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如不遏制气候变暖,到21世纪末,日本全年最高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天数将增加到目前的两到三倍。气温升高还造成海平面上升,而日本临海城市集中了全国约半数人口。
受气温上升影响,日本著名的“越光”大米50年后将减产10%,同时水稻发育不良,品质也会下降。日本粮食自给率低,气候变暖对世界主要粮食产地,尤其是对亚洲季风带粮食生产的影响,将使粮食产量发生较大波动,影响日本粮食安全。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还会对海水中浮游动植物以及鱼类、贝类等产生潜在影响。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迈出了建设节能国家的步伐,而现今越来越多的日本国民认识到,降低能耗仍然是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主要方式。
日本人买东西时,会反复比较购买的产品是否节能。买车,许多人倾向于省油的小型车;买电器,宁可价格稍贵,也要选省电的。日本企业也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不断在节能产品领域推陈出新。目前,日本绝大部分空调的耗电量和10年前相比已经下降了50%到70%。
在节流的同时,日本也想方设法开源。目前,日本正加速开发再生能源,减少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比如,主要以氢为燃料的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已进入寻常日本家庭。据推算,一组燃料电池可以使一个家庭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左右。
日本太阳能发电量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风力发电量列世界第十。利用生物燃料发电也取得快速发展,日本国内的废纸浆利用率已达100%,木材加工厂废料利用率达到了90%,家畜粪便利用率达80%。
此外,日本还积极开发二氧化碳回收技术。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2003年开始在新潟县长冈市进行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1100米含水层的试验,到2005年已成功将1万吨二氧化碳压入地下,相当于2500辆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新华网 2007年04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