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特别在意别人怎样看自己,如果遭到孤立,便会烦躁不安。他们似乎在与人结交方面不知所措。 这就是我——一名小学教师——宁愿从各个方面肯定每个孩子优点的原因。学校是孩子们每天都能相见,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场所,无论他们是否学习好,或体育好。用多样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个性,可以使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长处,与伙伴友好相处。 在过去,家长们相信孩子在学校能够学到规则,同时又能度过有意义的时光。他们可以把孩子交给学校,在上班的时候感到放心,即便他们的孩子是“差生”。 但如今,学校倾向于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孩子,只看学生的学业能力。这在孩子中造成了分化,并带来歧视性的行为。这是过于重视考试分数,强调竞争的教育改革带来的后果。根据考试分数来给学校排名是没有意义的。这有辱孩子的尊严,也使学校失去了体面。 我感到政府推动的教育基本法的修订将加速这一趋势。 原来的教育基本法在陈述教育目的时有“尊重个体价值”的表述,但在新法中却没有了。新法没有指出各个儿童的不同特点,而是强调了作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者的必要素质。总的来说,我感到修改后的教育基本法在力图使儿童标准化,尽管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用单一的学业标准评价学生,让他们接受更加激烈的竞争,无益于解决前文提到的儿童焦虑问题。相反,它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 新法第4条要求根据统一的学业标准来决定学生的升留级。我担心这将导致一种局面,让孩子为他自己的学业成败负责,一些孩子不可避免地将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样,他们将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地听从政府,依赖于社会精英,随遇而安。这样的观念似乎是新法的基础。 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不会让孩子为他们自己的进步负责,教师为这样的信念感到自豪。新法将使教师失去尊严,并破坏民主,民主是持不同观点的人通过讨论共建社会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花时间与孩子谈话非常重要。我喜欢与孩子们共进午餐,这样我能更加了解他们每一个人。 我感到没有必要对教育基本法进行修改,我认为新法违背了公众对于义务教育的信念,并使国家教育体制面临的问题更加恶化。 (卧松译自《朝日新闻》,原文题目为《使学生标准化不是办法》,作者Masaru Okazaki系日本爱知县一名有30年教龄的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