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日本企业频出事端,日本制造怎么了?2006年,LG大张旗鼓地重回高端,韩国制造在做什么?2006年,中国彩电企业进退两难,拼成本地吆喝平板电视,惊恐地看着CRT彩电市场份额一点点萎缩,中国制造还欠缺什么?
■3C圆桌·IT年终稿反思篇(一)
■ 特邀嘉宾
禹南均:LG电子大中华区总裁
罗清启:帕勒咨询董事,多家跨国
电器企业中国发展顾问
沈闻涧:家电研究人士
日本制造怎么了?
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可谓“日本制造”的尴尬年,索尼、佳能的相机质量问题,笔记本电池问题,NEC手机退出问题,大家都在问,日本制造怎么了?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再多问禹总裁一句,韩国制造如何规避此类问题?
沈闻涧:日本制造业并未退步,只是以韩国、中国为代表的制造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当然,日本制造业进入中国多年,只是将中国作为日本制造的一种延伸,日本制造的本土化浮于表面,停留在少数环节上,也是造成了其目前尴尬现状的一个因素。
罗清启:如果把日本制造看成是一个品牌的话,那么它的最大内涵应该是高质量,这是日本的汽车、电子等关键产业用了几十年打造的一个集群性品牌。电子制造业是支撑日本制造的支柱性产业,这个产业中的诸多主流企业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意味着“日本的制造能力”出现了问题,这无疑将侵蚀“日本制造”这个集群性的金字招牌。我认为问题出在观念上,一家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只能说明一家企业的问题,企业群体出现质量问题则肯定是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观出现了问题——对产品制造能力的要求变得松弛了。
禹南均:以我个人看法,一个企业暴露某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点鲜明,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都有很强的风险意识。LG电子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持续发展。我们自1993年进入中国,已经在研发、生产、经营、人才等各方面都实现了高度的本地化,实现了市场开拓与品牌塑造的目标。在目前的品牌提升阶段,我们也仍然坚持本地化与国际化并举。
中国经济时报:一系列问题是否意味着日本制造的衰退?
罗清启:我敢肯定的是它不是在进步。日本电子制造业出现质量问题是日本制造萎靡的自证;此外韩国电子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应该是日本电子制造业精神不振的一种他证。索尼是日本电子制造业的符号性企业,三星是韩国电子业的符号性企业。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市场,三星的品牌动力与技术动力已经超过索尼成为第一,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不知道日本制造出了什么问题,但知道韩国制造解决了发展中的问题。
沈闻涧:不进则退,日本制造业必须推进本土化战略的实施,不仅是生产制造环节,还要延伸至市场营销、消费者理念等环节上。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