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忆过去总能找到些许感动,放眼未来总是充满期待。
中国新闻团11月13日由韩国釜山抵达东京之后,六天的时间匆匆而过。但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能有机会重温中日关系发展进程中让人心动的一瞬,也见证了两国青少年决心续写中日友谊的誓言。
16日上午,中国新闻团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东京展示中心。当近30年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日本、与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共商合作的画面出现在会议室大屏幕上时,我们不禁为当时中日两国领导人以及各界人士为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所表现出的智慧及作出的努力赞叹。
此前一天,200名中国高中生抵达东京,开始了为期9天的与日本青少年朋友的交流活动。在日本外务省举行的欢迎晚宴上,中国两名学生代表分别用中文和日语讲述了他们对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哆啦A梦等日本动画片的痴迷,四名日本学生的少林拳法表演则赢得了满堂的喝彩。两国青少年展现出的对彼此国家文化的兴趣,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他们能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到一起。
日本外务副大臣浅野胜人在致欢迎辞时说,希望高中生交流项目能培养出肩负日中关系未来发展重任的人才。中国驻日本公使衔参赞孔铉佑在发言中指出,中日关系“久病初愈,元气大伤”,中国高中生此次访问日本“适逢其时”,希望交流活动能够唤起每位同学的使命感,真正把推进日中友好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中国新闻团此行又何尝不是“适逢其时”呢?
新闻团14日下午拜会了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参议院议员浜田昌良。浜田先生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初访华后,两国关系正在得到改善,希望过去人们所说的两国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能被打破,争取实现“两个轮子”一起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他说,有关部门6月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怀有好感的只有10%左右,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信息。浜田先生指出,大多数民众依靠媒体获取有关对方国家的消息,因此媒体在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交流、增进理解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希望媒体能够借此机会推动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
外务省外务报道官(新闻发言人)坂场三男在13日与新闻团见面时也表达了同样的希望,他说,交流是消除误会、增进了解的最好办法,媒体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没有想到,虽然距北京奥运会还有近两年的时间,但日本媒体早已投入了让我们预想不到的关注。
中国新闻团11月14日上午参观了日本主流报纸《朝日新闻》,并与相关负责人座谈。该报创刊于1879年,现在每日发行量早报800多万份,晚报370多万份。报社目前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有常驻记者9名,而东京本部的国际新闻编辑部有两名副主任专门负责中国新闻的报道。
朝日新闻社于2005年9月成立了北京奥运会报道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山田雄一说,这是朝日新闻第一次为奥运会成立专门的报道机构。成立以后,该办公室去年10月组织记者报道了在南京举办的中国全运会。为提高朝日新闻内部编辑记者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办公室每月都会举办有关讲座。目前这个办公室正在与北京奥组委、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新华通讯社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通力合作。
报社国际部副主任中村史郎对该报为何如此关注北京奥运会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解读。他说,北京奥运会不单纯是体育赛事,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整个东亚地区划时代”的事情,标志着日本的重要邻邦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所以朝日新闻启动了这个专门报道办公室,不仅要关注体育活动本身,还要关注中国在迎接奥运会过程中,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当天下午,新闻团还参观了日本广播公司NHK。曾常驻北京、现任该台亚洲新闻中心副主任的北川薰表示,NHK也将逐步加强力量,特别是加强驻北京的记者力量,集中报道2008年奥运会有关新闻。NHK创建于1925年,是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现除有5个国内电视频道外,还有国际频道,以及多种语言的海外广播节目。
对日本民众进行“家庭访问”让中国记者亲身了解了日本外交家、媒体、企业以外的普通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因此被新闻团成员称为此次访日“收获最大”的一项活动。15日,新闻团10名成员分成4组,对四个日本家庭进行了采访。这些家庭的主人,有的二战期间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有的买过中国股票并自称“大赚”了一笔,有的多次到中国洽谈生意、观光旅游,有的在潜心学习中文。虽然“家访”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这简短的交流已经足以让我们能够体会到日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情缘。家住东京目黑区的高木英一老先生曾多次到过中国,喜欢中国歌曲,爱吃麻婆豆腐和饺子,虽然高木夫人两年前才第一次到中国旅游,但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她心中原有的对中国的印象。
也许高木夫人的经历正好能够用来注解那句俗语:“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也说明了加强中日两国之间各方面交流的重要性。
当然了解是相互的。日本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化渊源的近邻、一个发达国家,其在经济、科技、文化、环保、教育、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成就、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访日期间,新闻团记者对日本的垃圾处理等环保措施产生了浓厚兴趣;东京人口稠密、车辆保有量大,但交通却并没有北京等中国大城市拥堵,也让新闻团成员深有感触;而在京都,新闻团成员不仅陶醉于红叶掩映的古都风貌,也在思索这个城市在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两全其美”可能给中国城市发展提供的灵感。
有人说,东京从表面上看其实和纽约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但日本文化的传统精髓却还在这个城市里流动着。站在东京塔上俯瞰这座现代化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大厦和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不禁想问:背后推动这个国家发展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动力?这或许才是我们最该探究和学习的地方。
中国新闻团此次访日活动结束了,但近年来备受创伤的中日关系却刚刚重新站到新的起点上。世界上最难跨越的距离是心与心之间的鸿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只要真心交流,彼此会靠得更近。
外交部网站 2006年11月20日
|
|
|
日本媒体高度关注北京奥运会 |
|
走进日本家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