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又名武者、侍。曾先后建立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等武家政权(见幕府政治)。武士道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动准则。明治维新后作为阶层不复存在,但其思想体系仍有很大影响。武士最初是一群以射艺为专业的骑兵,被选拔到国衙之中,从事国司之馆和政厅的宿直警卫。后来贵族也有自己的护卫家院的武士。随着日本封建庄园制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有势力名主为保护自己利益,开始蓄养武装与中央朝廷和地方国司相对抗。名主武装初以血缘同族为核心,按主从关系将家仆、下人编成战斗集团,而小名主与农民为请求大名主的保护,也自愿加入这个集团,主从关系因之逐步扩展,形成势力强大的武士团。庄园以外的国司领地内也有武士团,甚至有解任国司另组武士团者。10~12 世纪,全国有许多政治影响颇大的武士团,突出者有清和源氏、桓武平氏。由于中央兵制解体,地方混乱,地方贵族和天皇朝廷都要借武士团之力保卫自己。在外戚集团与皇室的权力斗争中,武士乘机排斥摄关(见摄关政治)、院厅(见院政)势力,控制了中央政权。 平清盛借助保元和平治之乱(1156、1159),以武功参与朝政,任太政大臣,在住所六波罗施政,开日本武士执政的先例。不久源赖朝灭平氏,任征夷大将军,创镰仓幕府,武家政权诞生。经室町时代、织丰时代和江户时代,武家政权存在近 700年。在江户时代,武士阶层形成严格的身分等级制度,武家权力达于顶点。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封建的身分等级制度,1872年否定武士身份,此后,武士阶层日渐消失。 以主从关系为纽带的武士团为加强战斗力,以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要求武士,使之养成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的性格,对武士的这些要求称作“弓马之道”或“生死之道”。自镰仓幕府起,这些要求以法规形式成为封建武士必须遵守的封建伦理。江户幕府成立后,武士受儒学影响,对五伦、五常非常信仰。山鹿素行将这一时期的武士言行与信仰理论化、系统化,定名为“武士道”,武士阶级的思想体系全面形成。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效忠天皇的形式体现武士道精神,在军内外大力宣扬武士道,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伦理观念。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军国主义者又将武士道与法西斯相结合,形成现代的法西斯武士道精神。 日本简史——建武中兴
1333~1336年间日本后醍醐天皇实行的天皇亲政的专制政治。主要发生在建武年间,故名。后醍醐天皇即位(1318)后不久即废除院政,实行天皇亲政,制定讨幕计划。几经失败后,于1333年 5月借助各地农民和武士的倒幕力量打倒幕府(见幕府政治),6月天皇回到京都。次年 1月改年号为建武,在天皇亲政下,确立以朝廷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中央机构有重新恢复的最高决策机关 “记录所”;有新设的诉讼机关“杂诉决断所”,军事警察机关“武者所”和论功行赏机关“恩赏方”。地方则保留了原有的国司和守护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在公家(宫廷贵族)、武家(武士)中选拔任命,但以公家为主。天皇将北条氏领地优先分给后宫和贵族,恢复贵族、寺社的庄园治权,但对武士的土地要求却未予满足,从而引起绝大多数武士的不满,另一方面天皇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和劳力负担,也导致了农民的不满。在这种形势下,1335年 7月,中兴功臣足利尊氏以重建武家政权为目标,举起叛旗。1336 年从九州攻入京都,另立光明天皇,11月开设幕府,12 月后醍醐天皇逃至大和的吉野,建武中兴遂以 3年短命而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