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的终极表现当属“过劳死”。“过劳死”源于日本,由于在英文等外语中没有和“过劳死”相对应的词汇,于是这个日本词汇的罗马字拼法“karoshi”,便原样进入了英文大辞典。全世界人民也借由这个词深刻理解了日本人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状态。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神话,是通过日本国民勤奋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当时日本企业流行的“年功序列”、“终身雇佣”体制,确保了公司职员以社为家、心无杂念地全力打拼。时光流至今日,十余年后经济泡沫的萧条,并未影响大多数日本劳动者勤恳工作的态度,但当年的“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开始遭受颇多非议,被认为僵化的人事制度导致了企业的效益低下,更加速了日本经济泡沫的崩溃。
“现在的年轻人啊,唉——”,好像世界各国的老人都使用这样的口吻评价身边的下一代,在日本东京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工作了36年的渡边先生也不例外。渡边经历过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也体验过泡沫破灭后的长期不景气,是“ 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制的忠实维护者。
“现在都说以前的那些雇佣制度过时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我就不那么看。终身雇佣有何过错?你瞧瞧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满足现状,喜欢跳槽,工作没有连续性。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从大学一出校门进入公司,就把这里当作今生要奋斗的阵地,为了公司的业绩和繁荣兢兢业业地打拼,心里很踏实。”还有几年就退休的渡边没有离开过这家电子产品公司,熬年头升迁到了“部长”,显然他对这种工作状态感到很满意。
“工作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渡边想了想,“干了几十年,还真没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人活着就得工作吧,不工作怎么生活,岂不变成粗大垃圾了么?”
“工作为生活”,也许这就是工作的最朴实目的。
32岁的加藤在一家与IT相关的日本公司工作,不久前他刚从一个网站公司跳槽。“现在是强调‘实力主义’的年代,是否有能力和经验,应是挑选职员和升迁的标准。”加藤说,“终身雇佣的时代应该结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远比从一而终重要。现在许多公司实行的‘中途聘用’,实际上等于打破了‘终身雇佣’的框架。”他又补充说:“可惜的是现在日本社会依然深受‘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的影响。前辈和后辈间的界限非常鲜明,论资排辈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另外,日本企业也不太愿意接受频繁跳槽的人,即使你有能力也不例外。所以日本人对跳槽相当慎重,整体的人才流动幅度很小。”
对于工作压力,加藤认为,“日本公司对员工要求严格,时常会感觉到压力。但相信没什么工作是没有压力的,只是看你如何去面对。这也是大多数日本人下班后都要到酒馆里喝喝酒、聊聊天、骂骂上司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曾有一位日本专家深入剖析了日本国民的工作观,他说,“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是最优秀和最值得尊重的 ”,这是从日本小学时代就开始反复接受的道德教育,这种想法又深刻影响到日本人的工作观念。“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 ”便是体现之一。
比较渡边和加藤两代日本人对工作的想法,可以看出,虽然年轻一代比老一代在就职和跳槽等问题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现实中,日本国民的工作观念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质的变化。这也难怪,刚刚上任日本经团联会长的佳能公司总裁御手洗先生,就坚持认为“终身雇佣”制依然保存在现代日本,而且能够继续发挥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严重的劳资纠纷和技术熟练劳工高流动率问题,日本企业导入温情家族管理方式,实行终身雇佣制: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企业工作,直到退休为止,持续在同一企业服务。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用工制度的一大特色。
日本的年功序列制
是一种传统的工资制度,与终身雇佣制相关联。基本特点是依据雇员年龄、工龄、学历、经历等要素,来确定工资标准,年龄越大,企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本报驻日本记者裴军) 青年参考 2006年06月0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