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国家战略的转变,有学者总结为由“吉田路线”转变为“小泉路线”。现实主义和“傍霸主”理念是日本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虽然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各方利益均造成伤害,但绝非不识时务。世界“时务”虽一,万国所“识”各异。小泉因其立场而“识时务”,参拜靖国神社是其对日本内外形势深入研判之后做出的目标明确之举,是其所代表的当代日本政治的民族保守主义的集中体现。
加强日美同盟是日本谋取东亚地区发展主导地位的最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小泉一类日本政治家看到美国“一超独霸”,以为此国际格局难以再生变数,“美国领导下(或称管理下)的和平”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国际观。小泉要变日本为“远东的英国”,为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摇旗呐喊,不遗余力。
对中强硬政策是日本战略转变的表现。小泉与布什会谈时对中美日三角关系作出如下表示:“美国是日本的无可取代的盟国,只有靠这个无可取代的日美关系,才能构筑起与中国、韩国及其他亚洲各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日本为实现其战略目标,必然视中国为最大障碍。因此不妨说,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联美抑中、对中强硬成为小泉一类日本政治家“克服障碍”的现实选择。
民族主义成为日本追求主导地位的工具 。有些日本人宣称中国和日本一样,都存在民族主义,都应制止和克服民族主义。客观地讲,中日两国的确都存在民族主义,但必须指出的是,中日两国的民族主义的主流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与近代历史上反抗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密切相连的,而日本的民族主义是与近代历史上侵略扩张、殖民掠夺分割不开的。
民族主义在当代日本社会思潮中的地位已经得到提升,它对今后日本政治走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