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日本公司的职员正在接受看护培训。 |
编者按: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0%。很多人担心老龄化将减缓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本的经验表明,老龄化社会也蕴含着丰富的商机。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急速加剧,虽然给日本的社会保障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却带火了一个庞大的看护产业。
老龄化社会是个大市场
在日本,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越来越多。据日本总务省发表的统计数字,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2500多万,占总人口的20%左右。其中7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超过1100多万。由于他们的生活需要与常人不同,一般的医疗设施及保健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催生了针对这些老人的看护服务业。
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资料,日本前年一年接受访问看护的人数高达972266人,今后需要看护的人数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就为看护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0年,日本首次制定了“介(看)护保险法”,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以通过国家补助,获得必要的看护服务,这大大推动了日本看护产业的发展。
2000年,日本全国的老人每个月支付给看护租赁业的费用仅为4亿日元(117日元约合1美元),到了去年,每个月则需要148亿日元,短短5年就增加了36倍多,其中80%的费用是用在轮椅租赁和特别看护用床方面。看护市场的增长之快由此便可见一斑。
看护产业非常火暴
在日本很多城市,记者都能经常看到一种特别的“看护出租车”,与传统出租车不同,这些“看护出租车”有特别的装置可以让那些坐轮椅的老人自由上下,以方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出行。
最初推出看护出租服务的是一些大型出租车公司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看护保险事务所。由于市场空间广阔,一些老人公寓等也开始参与这一市场的竞争。
据《读卖新闻》报道,一家叫做“山彦”的老年公寓,今年2月刚推出“看护出租车服务”,而且价格非常便宜,2公里仅为580日元,残疾人还有10%的优惠。
日本丰田等一些大汽车厂商早就开始生产看护专用车,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
记者日前到富山市采访时,就见到了一家名叫竹冈自动车工艺的小厂生产的专用车,坐着轮椅的老人不仅上下方便,而且还可以坐在轮椅上直接驾驶。
这家工厂还生产各种适合老人的新式节能迷你车,每台售价大约在80万日元左右。虽然这家小厂投入生产时间不长,可销售额早就超过1亿日元。
为许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
在富山,记者还看到有一家专门生产各种门的厂家,也因为看护产业的发达而找到了新的发展目标。该厂生产的看护设施专用门不仅开关方便,而且不占空间,即使是坐着轮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出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点和功能,这种新式门的售价要比一般传统的木制门贵1倍以上,平均价格约13万日元。
此外,有关看护的医疗用品,如成人尿布,以及为那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特别设计的洗澡设备等各种相关产品的销售都呈快速上升的势头。同时,日本政府也非常支持企业研发看护产品。
日本的一些看护机构,为了满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洗澡需要,专门提供上门帮助洗澡服务。有的是定期出车将老人接到公共澡堂,有的是将移动洗澡车开到需要服务的家庭提供服务,这一行业备受人手较少的家庭欢迎。享受这项服务的费用虽然较高,但由于国家通过看护保险给予补助,个人只需负担费用的10%,因此,对于老人的家庭来说没有太大负担,而对于提供服务者来说更是一项旱涝保收的买卖。
看护人员供不应求
随着看护产业的发展,人才不足的问题突出起来。有关看护人员的培训成为一个比较赚钱的行业。
日本的看护人员不同于一般的家政,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务看护知识,还要通过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了,日本政府会颁发资格证书,有了它,找起工作来就非常容易。
一位年仅28岁的男看护告诉记者,他在看护老人中心已经工作10年了。由于感到这项工作就业前景好,当年,他没有尝试考大学直接进入了看护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现在他已经成为这家老人看护中心的部门负责人了,收入也并不比大学毕业生差。
鉴于社会的需要,日本多所大学还相继开设了看护专业等有关课程,举办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班等,一些职业训练学校也推出很多同类的培训班,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尽管如此,目前市场需要仍然难以满足。为此,日本政府只好求助于别国,并与菲律宾达成协议,允许菲律宾向日本派遣经过培训的医疗看护人员。
看护市场仍需规范
日本的看护市场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不法从业者借机牟取暴利。
据《朝日新闻》报道,看护租赁产业存在着严重的价格差距,有的租赁业者在出租轮椅,特别是看护用床等设备时开出天价。
例如一辆购买价格为8万日元的轮椅,不少租赁公司的月租金竟然高达2.5万日元,高出正常租赁价格的8倍。更有甚者,其看护专用床租赁价格竟然高出正常价格的13倍。
对此,很多日本媒体都呼吁政府有必要通过法律,限制租赁价格上限,以维护消费者利益。▲(记者 孙秀萍)
《环球时报》 2006年03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