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内阁府的统计数字,从2002年1月日本经济达到谷底算起,到今年8月为止,景气扩张时间已经进入第43个月,超过了从1958年到1961年的“岩户景气”。然而有统计表明,与10年前相比,日本的“贫困率”却增长了近一倍。那么,所谓已经好转的经济形势到底给谁带来了好处?这个问题,不但日本人关心,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同样关心。
少数大款日子好过
“景气恢复?那是大公司,像我们这种中小企业不再恶化就不错了。”大合合成树脂机械加工公司的岩渊清道总经理愤愤不平地对《日本新华侨报》说。泡沫经济破灭之前,这家公司一个厂家的月销售额就达1500万日元,但如今只有五六十万日元,因此已好几年没钱给员工发奖金了。
小公司如此,那么零售业如何呢?位于东京品川区的“万寿园茶馆”的老板娘说:“各家店铺都纷纷倒闭,还说经济形势好?我们夫妻要是能找到工作,早就关掉这不赚钱的店了。”隔壁一位叫片冈的点心店老板说:“大企业经营好转是因为它大幅度裁员。这年头日子好过的也就是一小撮大款。” 但是,日本政府的统计显示,如今的失业率正在日益下降。让人们对政府的说法感到怀疑的,不仅是上述社会现象,还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结果。
这家组织前不久发表了关于其成员国贫困状况的比较调查报告。调查把收入不足该国平均国民收入一半的人视为“贫困者”;把“贫困者”占国民人数的比率作为该国的“贫困串”。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在发达国家中的“贫困串”排名高居第三,为15.3%,与10年前相比,“贫困率”上升了近一倍。
专攻劳动经济学的京都大学教授橘木俊沼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指出:“贫富差别正以超出人们想像的速度在扩大。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这表明,当年那种让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成为中产阶级的所谓‘1亿总中流’的神话,已经破灭。”
平民生活质量下降
在“贫困率”上升的背后,是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下降。即使“中流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在明显下降。在铁路公司工作的岛义今年43岁,年收入达670万日元,可以说略高于首都地区的平均收入。但是由于从今年春季开始,来自县自治体的补助被取消,小孩的医疗费全要自己负担,因此岛义一家日子越过越紧。岛义不得不把以往每晚喝的啤酒换成了价格更便宜的发泡酒。岛义夫人说:“我们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在日本有年薪高达100亿日元的人。这种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还有公平可言吗?”
在电气公司干了30年的山下,3年前才彻底退休。71岁的他如今孤身一人。今年夏天,他的小屋里温度高达37度,因为买不起空调,只能用一台小电扇解暑。由于日本的孤寡老人急剧增加,政府从去年开始削减老人的生活保障费用。山下说:“政府这是在把弱者往绝路上逼。”比山下大3岁的富山,不仅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因交不起煤气费还被“断气”了,每天只能靠250日元一盒的盒饭度日。他说如今是“熬一天算一天了”。
背后原因非常复杂
在华人读者看来,上述事情似乎是难以相信的。自改革开放后到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是用“空手套白狼”的打拼精神在日本立住了脚跟,许多人的生活水准已经高于一般日本人之上。因此,他们也很难相信在日本这个号称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会出现《日本新华侨报》采访的这些现象。
与读者一样,《日本新华侨报》同样抱着这样的疑问,同样在追寻着这样的原因。应该说,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政策造成的贫富差距的扩大,非正式员工的急剧增加等等。橘木教授认为,非正式员工的增加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产生了大量的丧失了各种社会福利待遇的工人。橘木教授还告诉《日本新华侨报》:“企业通过雇用非正式员工,节省了社会保险费,削减了劳动成本。如今,这类拿着低工资又无福利待遇的非正式员工人数,已达到日本就业者总数的1/3。这是造成日本贫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日本政府日前宣布说,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已经从2002年8月的5.5%降至4.4%(今年7月),并将其视为“结构改革的成果”。但实际上所增加的就业人口,基本上都是上述这种非正式员工。
经济评论家荻原博子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指出:“如今能够享受到所谓景气上升恩惠的,只有大企业和高收入者,一般的工薪阶层不仅工资没有涨,而且税金和社会保险金负担还加重了。被各公司优化组合所淘汰的那些50岁出头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寻找条件恶劣的‘非正式员工’的工作。这种社会体制只能带来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恶果。”
《日本新华侨报》进行这样的采访,无意贬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意引导华人读者看到日本社会深层的一个侧面,更希望华人读者在这块土地上“漂泊”时,能够有应对经济形势转变的“两种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