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清早,我走进在日本大阪的办公室,迎面走来的日本工程师急切地问:“怎么样,家人还好吗?” 我不奇怪为何会有这样的问候,只是回答:“还好,都平安。”这一天,关于中国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汶川震灾。
街头,日本人神色凝重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日本神户街头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四川灾区的画面。虽然那时还没有关于伤亡的报道,但NHK的主持人和大屏幕下驻足观看的普通日本人一样神色凝重。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度,日本人非常清楚这样的地震意味着怎样的灾难。发现我是中国人后,街头不时有日本人向我询问受灾当地的情况。直到我转身离开,回头看去,依然可以看到这些日本普通人忧虑的目光。
日本新闻业的确发达,电视和报纸上关于震灾的新闻很快多起来,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救助”。
公司里的华人职员,已经开始了募捐活动,当我们申请在公司会议室进行一个简短的“中国地震灾情介绍”时,网络部负责人上野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为什么不在公司内部网上制作一个网页呢?我想这会有帮助。”
作为一家金融公司,把网络资源用于非业务目的,是一种颇“犯忌讳”的行为,所以我们最初并没有这样的奢望。这时我们才意识到,震灾在海外引发了怎样的关切。
“好的。”我们说。身为中国工程师,编写一个网页只需要15分钟。
这个募捐网页在公司里得到了令人意外的关注,各国员工纷纷发来电子邮件,询问人们在成都街头排队献血、在都江堰废墟中拼死救人的画面背后的详情。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把网页翻译成英、日两种文字,而按照我们最初的设想,募捐的对象只是公司里的华人员工。
短短两个小时,已经收到了超过7万日元(约合4682元人民币)的捐款,捐款的除了华人员工外,还有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伊朗籍的员工,不断有人来抱怨:中国的捐款网页速度怎么这么慢?
当我告诉一位加拿大同事,网页慢的时候不要连续点击,否则可能造成重复捐款的时候,他耸耸肩膀,推了一下眼镜说:“不要紧。很久以前我就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正好把烟钱捐掉。”
美国来的财务总监约翰告诉我,可以补充一些材料放到公司的网页上。什么材料呢?我问。《纽约时报》。约翰手上的那一期《纽约时报》的报道,是温家宝总理亲临一线救灾的画面。约翰似乎很担心我拒绝他拿来的报纸,从他的眼睛里我可以读出一种东西,那就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关切。
尽管同事们的捐款对救灾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但面对这份感情,我们依然对他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战争遗孤后代捐出生活费
对中国震灾的关切在日本的各个地方点燃。
大阪《关西华文时报》是我国大使馆确认的最早展开救灾募捐活动的日本华文媒体。这张报纸的主编告诉我,5月13日凌晨4点就有捐款电话打进报社。NHK电视台采访了《关西华文时报》社长黑濑道子女士,以及最早到该报捐款的3位捐赠人,并在当日晚间的黄金时段播放了这段采访,呼吁日本人民帮助中国人民救灾。
最早到该报捐款的祝洪波先生,5月13日清晨7点钟就开着车,携带100万日元现金(约合66884元人民币)等候在报社门前。另外两位捐款人是日本战争遗孤的后代,收入都处在贫困线之下,却带来了相当于5个月生活费用的捐款。
祝先生的捐款数额让NHK电视台的记者颇为惊讶,这是当时出现的第一笔百万日元捐款,甚至超过了日本某个政党的捐赠额。祝先生开办的废品回收公司刚起步,资金紧张。祝先生在NHK电视台的采访中说的话,被用大字字幕反复播放——“我虽然穷,但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也要挤出钱来救助祖国难中的同胞。”
两名日本战争遗孤的后代表示,他们的父母都是在善良的中国人养育下才度过了二战后的艰难时刻,所以,“中国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遭灾了,我们心痛。”
黑濑道子社长接受NHK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巨大的灾难使大量日本人抛弃了成见,并感动于中国方面拼尽全力的救援行动,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朴素而友好,“报社分分秒秒都在接到要求捐款的电话。”
这一切如此真切,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震灾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不一样的目光。在震灾面前,政治的考量、价值观的对立被大多数人忘却,他们关注和重视的是,与他们流着同样鲜红血液的人处于危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