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油价飙升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去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物价上涨的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发达国家去年的上涨幅度约为2.1%。以去年11月为例,俄罗斯的涨幅为11.1%,美国为4.3%,韩国为3.5%,欧元区国家平均为3.1%。但有一个国家却属“另类”,这就是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全年的物价上涨幅度为零。去年12月CPI涨幅为0.8%,竟成了大新闻而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这是13年以来最大的涨幅!要知道,去年2月至9月,日本的CPI始终是负数!
真怪了,日本的石油几乎百分之百地依靠进口,食品自给率仅为39%。诸如玉米、大豆、小麦等均主要仰赖进口,蔬菜也同样如此,只有主食大米自给有余。全球油价和粮价如此一个劲地猛涨,日本人究竟又有什么魔法能将其予以消化呢?
虽然是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但就物价而言,日本实行的却是严格的审批制度。企业要涨价,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听证、审核和批准过程。其程序大致如下:企业向主管部门提出涨价申请,主管部门为此举行听证会、然后经过审议会审议,再由主管部门与负责物价的内阁会议协商。接下来报内阁府,最后再报“稳定物价政策会议特别部会”。此外,所有与消费者有关的商品和服务收费涨价,均须通过媒体予以公示,以便消费者对此予以监督。
日清公司生产的食用油,自去年1月起先后4次涨价,但4次一共涨了10%。牛奶也涨了,但幅度也就在5%左右。啤酒和汉堡包涨幅也是3%至5%。诸如电费和煤气当然也有所上涨,但就东京地区而言,从今年4月至6月开始,电费户均每月上涨幅度为65日元至150日元,煤气费户均上涨160日元,而东京地区的最低小时工资约为850日元。就是这样的涨幅,也已是十几年来最高的了!国内航线的机票价格约上涨9%。东京出租车的起步价从660日元上调至710日元。涨幅最大的是日清食品公司,由于面粉大幅度上涨,所以其方便面等产品的涨幅约为15%至40%。日本肉类主要依靠进口,中国肉价大幅上涨,日本肉价愣是没涨,真有点难以想象。
去年12月日本之所以会出现0.8%的物价涨幅,当然还是因为油、电、气的价格同比上升了8.3%,仅这一快就推动物价上升0.67%。其余便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它拉高物价上涨了0.16%。其他领域的涨价因素,基本上都被诸如超薄型彩电和电脑等家电的降价所抵消。所以,假如扣除能源和食品这两大块,则去年12月物价指数同比还下跌0.1%。当然,去年对日本控制物价唯一的利好因素是美元下跌,它带来的日元升值部分抵消了物价上涨因素。
日本政府之所以严格控制物价上涨,是因为它清楚地知道:在工资等实际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必然让消费者捂紧钱包,从而导致消费低迷。消费上不去,最终受伤的当然是商家。多年来东京政府一直在为消费疲软所困扰,企业涨价无疑是饮鸩止渴的举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允许涨价的。而企业本身也深刻地体察到这一点。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就是能保持产品价廉物美。可以说,日本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使尽了浑身解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将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去。企业员工为了确保饭碗,也轻易不提涨工资的要求。因为事情明摆着:在涨工资后,企业为了维持收支平衡自然要考虑裁员。所以劳资双方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共识:提高生产率是度过难关的根本之道。
当然,由于日本经济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很大,故而历史上日本也曾出现过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那一年日本物价狂涨了31.4%,舆论称之为“狂乱物价”。当年的家庭主妇为防止由于石油涨价导致的商品短缺,都纷纷涌向超市抢购卫生纸等,40岁以上的日本人至今对此记忆犹新。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那一年,日本的CPI涨幅也达到了17.8%的惊人水平。但到1982年,日本的物价便到达顶点,2006年的物价水平仅为1982年的81.9%。所以近年来日本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尽快走出滞胀怪圈,以推动经济增长。如果今年的经济增长势头不够强劲的话,下半年日本的物价还可能回落。难怪许多国家动辄两位数的物价上涨,日本消费者实在是怎么也看不懂的。
◎陈鸿斌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