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漩涡状铜器的腿部和白色石头铸模形状完全吻合(九大提供) |
人民网日本版4月18日电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九州大学埋藏文化财产调查室17日公布,福冈县同大出土的弥生时代后期(2世纪左右)的漩涡状铜器的铸模,和香川县遗址出土的3件漩涡状铜器形状完全吻合。弥生时代的青铜器,除铜铎之外,铸模和成品完全一致,这在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铸模是98年于横跨春日、大野城两市的福冈县同大筑紫地区遗址群出土的。据推测,铸模由石英长石斑岩制成,呈6.4厘米宽、7.4厘米长的长方形,现残留的部分仅为原来成品的四分之一。漩涡状铜器是1911年从香川县的森广遗址出土的,共有3件,现收藏在东京国立博物馆。
该调查室表示,今年1月,把铸模和铜器叠合在一起时发现,铜器突出腿部的宽窄、弯曲程度和背面的中心线等完全一致。因此确认3件铜器同出于这一铸模。这证明了同一铸模在铸造时至少可以反复使用3次。
负责调查的学术研究员田尻义了称,“这次考古发现让我们了解到了弥生时代青铜器生产和流通的一个侧面,是证实北部九州地区和濑户内地区是当时政治经济中心的宝贵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