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昌平曾经的代表建筑之一,昌平鼓楼早已在1971年被夷为平地,而影像材料的缺失,使得人们只能从上一辈人的回忆中拼贴出它的样子。如今,昌平区档案馆经过两年多的寻找,终于找到目前仅存的惟一一张鼓楼的照片,了却了昌平人民多年来寻觅鼓楼老照片的心愿。
昌平区档案馆的徐女士介绍说,昌平鼓楼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五百多年,“这可是当年昌平有名的地标呀!”当时鼓楼上还设有铜壶滴漏以及鼓和铜钟,每天击鼓报时。鼓楼历经了明、清两代,到清末时已残破不堪,1931年进行了重修。四十年后,鼓楼因昌平区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被拆除,“当时召集了二百多名志愿工人,花了一个月才拆掉!”而“鼓楼”则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
“还是当时对文物太不重视,要是现在,不仅不可能拆,还得好好地保护起来呢!”徐女士说起当时拆鼓楼的历史,依然觉得十分遗憾,“最可惜的是,当年居然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来!”自从2005年开始,昌平区档案馆就通过电视、电台以及网络等方式向人们征集鼓楼的老照片。
“其实当时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捐赠照片的王先生笑着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便联系了一位哈尔滨的朋友,几经周折打听到一名日本人手中持有鼓楼的老照片,“随后我就立即跟他联系,买了下来,前后就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张弥足珍贵的钟鼓楼老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时拍摄的,其左侧还附有一张日文说明标签,译文为:据说昌平县原来叫永安城,官府从白浮围城迁移至此。有名的明十三陵位于县城的北部,据此有5公里。明代设计有东西后街,城墙是长方形,周长有10里,其中南北有2里,附有东西北三个城门及南部的小城门,这就是当时的谯楼,落款是“亚东印刷”的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