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日前,记者就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采访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主任调查员江原规由先生。江原先生长期从事对华经贸工作,先后在中国常驻达10多年时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
江原先生说,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日本遣隋使赴中国1400周年。从两国交往的历史看,两者在中日两国交流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古代的中国远比日本先进,因此日本在大部分时间是向中国学习,以遣隋使为代表的日本人远赴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等,但这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即日本向中国学习。正是这种源远流长的友好交流历史才为后来的友好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日邦交正常化35年来,两国在各方面的交流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双边关系不断深化。而在这当中主要是中国向日本学习。如在投资方面,虽然近年来中国对日投资增加,但在建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则是以日本对华的单向投资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日之间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投资。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先后经历了“热烈欢迎”、“冷静务实”、“政冷经热”、“战略互惠”等阶段。在“热烈欢迎”和“冷静务实”阶段,两国经贸关系主要是扩大商品贸易,并以日本向中国出口为主。之后,两国经贸关系由“贸易时代”进入了“投资时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讲话”以后,日本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扩大对中国的投资。现在则进入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阶段。去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访华,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两国确定了“战略互惠关系”。这必将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江原先生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持续深化,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商品贸易看,过去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现在则变成了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商品。这表明,在商品贸易方面,两国已经由单向关系变成双向的互补关系。从投资看,尽管目前仍是以日本对华投资为主,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投资关系。但中国企业开始向日本投资则是中日两国经济关系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潮流。虽然其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数量还非常少,投资领域也比较窄,但其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而影响双方投资的主要障碍可能是两国在市场、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大,整体经济水平较日本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对中国企业而言,这些差异可能会对其对日投资产生消极影响。要克服这些差异,中日两国全面加强人员往来和交流便显得极为重要。
江原先生说,中日两国地理距离很近,时空距离也随着上海虹桥机场至东京羽田机场包机航班的开通而缩短,经济距离不断拉近,这些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两国国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依然较大,这可能会成为两国发展友好关系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发展和深化两国关系方面,最迫切和最需要的是人员的交流。这种人员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互相增派留学生或高中生互访等方面,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日本企业在中国录用当地雇员,以及日本人到在华日本企业或者中国企业就职等,也都属于人员交流的范畴,或者叫“人才交流”。只有进一步扩大两国人员往来和交流,才有助于两国之间形成各个层次的互信关系,只有不断增进相互信任,才能真正构筑起稳定的两国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