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不久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湖水严重污染,给太湖地区人们的用水带来很大影响。日本的琵琶湖也曾被严重污染,但经过30年的治理,水质大为好转,透明度达到6米以上。琵琶湖治理有何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为您讲述。 琵琶湖曾严重污染 用山清水秀来形容日本的山水似乎很合适,但是,日本的山清水秀并不是固有的,日本的河流湖泊也曾经经历过严重污染,也曾臭水横流。 据日本环境省水与大气环境局的负责人介绍,日本湖泊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被严重污染。当时日本正处于战后经济急速发展期,工厂污水没有任何限制地排放到河流、湖泊,大量未充分处理的生活污水也排放到河流、湖泊,河湖水质富营养化,水变得臭气熏天,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其中以滋贺县的琵琶湖最为典型。 琵琶湖面积大约670平方公里,是当地居民主要饮用水水源之一。可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导致琵琶湖严重富营养化。1977年,琵琶湖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赤潮震惊了日本社会。当地政府和居民同心协力,经过30年的治理,现在琵琶湖重新恢复了美丽容颜,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控制污染 琵琶湖究竟是怎么变清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措施:截污;治山养水;广泛进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 首先是控制污染――截污。为控制工业污染,琵琶湖所在的滋贺县实行了比国家排放标准更严格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主要城区污水由4个污水处理厂处理。 对农业社区的污染也严格控制。农民家中厨房里洗碗池的下水道口用塑料网兜扎起来,不让食物残渣进入下水道污染琵琶湖。生活污水不能进入排污干渠的农户就安装小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农田灌溉不是大水漫灌,而是采取浸润灌溉、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并且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还采取一些绿色覆盖、免耕种植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业方面对琵琶湖的污染。 总之,为防治琵琶湖的富营养化,采取了以下措施:1、控制工商业氮和磷的排放浓度;2、禁止家用含磷洗衣粉的销售和使用;3、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及相关的灌溉管理;4、改善养殖业动物粪便的处理措施;5、保证家庭废弃物不排入公共水体;6、还对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用于建设脱氮和脱磷的设施。 治山养水 洱海富营养化研究专家杜宝汉2006年应邀考察了琵琶湖的治理,他认为琵琶湖在水源涵养上的经验值得借鉴。琵琶湖周围的山不高,属于丘陵地形,现在每一座山都被绿色覆盖,除了有建筑物的地方外,植被的覆盖率几乎达到了100%,基本没有裸露的地方。山上覆盖的都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起到很好的蓄水保土作用,雨季避免了山地的水土流失,旱季又将蓄积在地下的水分释放出来。因此,从山上流出进入琵琶湖的水都是清洁的常流水,这就从源头上控制了山地面源对湖泊的污染,并且为琵琶湖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琵琶湖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原来琵琶湖周围山上多是针叶林,后经人工改造成为常绿阔叶林。 建起琵琶湖博物馆 另外,杜宝汉还发现,为保护琵琶湖当地政府广泛进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当地政府在湖边建起了琵琶湖博物馆,博物馆的规模很大,馆内展示了琵琶湖的演变历史,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物种,外来物种入侵情况,古代琵琶湖地区居民的生活情况,捕鱼和航运的发展历程,环境监测的发展,水质的变化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等,这些都是用标本、图片、实物、文字说明来展示的。水族馆里各种鱼类在玻璃橱窗、玻璃隧道里自由自在游动,使人犹如进入水底世界一样。在琵琶湖博物馆许多人都在认真参观学习,接受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 参观了琵琶湖博物馆以后,人们对琵琶湖的历史和现状就非常清楚了,从而充分认识到保护湖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琵琶湖的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质好转,透明度达到6米以上。 琵琶湖被污染后,日本政府投入180亿美元,花了30年时间才将水质恢复成Ⅲ类水。可见,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为减少进入水中的污染物,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为了防止生活用废油直接流入地下,日本现在研究出了一种废油固定剂。只要将其投入到废弃的食用油中,废油就会变成固体,然后捞出,收集到专门的容器里,集中处理。 此外各国学者还在研究如何将污水中的磷通过处理予以回收,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使用的物质。目前,荷兰、日本等国的磷回收工艺的研究比较成熟,我国对这一工艺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