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环境委员会专员斯塔夫罗斯·季马斯在会见“欧洲之声”的记者时,抱怨当前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达标。他说,迄今为止,一直是通过自律手段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是2008年以前达到欧洲制造商协会提出的过渡标准140g/km,而后再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在2012年达到120g/km这一目标。然而最近几年在欧洲销售的20个主要厂商的轿车中,竟然有75%的厂商没有为达到上述过渡标准而改善燃料效能,所生产的各型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达到各年排放量的削减比率要求。
为此,季马斯建议通过立法手段,在明年出台控制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正式法案,以迫使各国汽车厂商在欧洲销售的新生产车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厂商们将被迫生产更加节能的小型汽车,并召回一些包括SUV、大排量轿车和MPV在内的汽车,以达到欧盟强制性排放标准。
通常,为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标,就必须提高燃料的效能,要使汽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40g/km,就必须使其以欧洲行驶模式测定的综合油耗值降至5L/100km,而要达到120g/km这一要求,就必须使综合油耗控制在4.5L/100km以内。此外,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还公布了一批在欧洲销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达标的汽车厂商名单,在20个主要厂商的排名中,日本厂商的成绩最差,日产、铃木和马自达成为倒数前三名。
日产公司过去8年只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降低了3%,原因是日产一直致力于出售赢利丰厚的大排量SUV。一贯自诩生产绿色汽车的丰田公司仅排在第7位。还有一些厂家的轿车,虽然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接近或达到要求,可是也遭到批评。如新一代宝马迷你、大众甲壳虫的整车总质量要比上一代重一倍;最新一代高尔夫柴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140g/km的要求,可是它比30年以前的老款车重0.5吨,总长多了0.6m,总宽多了0.13m,所以还是被点名批评。目前只有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德国福特、雷诺公司的一些采用HDI技术的柴油新车型可望在2008年以前达到过渡标准。
成问题的是,迄今为止,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对上述情况给予充分的关注,以至在2006年北京车展上展出的572辆汽车中,有很多都没能达到“21世纪汽车目标基准”要求。这些展品中,有不少国外展车属于被欧盟环境委员会要求厂商召回的车型。
那些大排量乘用车厂商参展的目的,就是将这些车的主市场从美国、欧洲、日本转到中国,把那些不允许在欧洲、日本市场销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的大排量车型的技术转让给中国。因为在中国,这些车不仅没被限制,反而受到人们的狂热吹捧,盛赞其采用了“高新技术”,一些主流汽车企业还叫嚷“回归豪华”。岂不知这些做法,恰恰与世界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傅世枢) 经济参考报 2007年01月0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