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两大矿山企业与亚洲主要钢厂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上仍久拖未决,业内开始盛传中方可能接受85%这一更高涨幅,不过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所否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中澳谈判破裂,日本钢铁企业将无法接受这一结果,从而将被迫接受澳方海运补偿的要求。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近日表示,中方正在评估6月30日不能就铁矿石价格取得一致的后果,并将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联合金属分析师胡凯认为,这可能暗示中方已经做好准备坚持到底,但东亚另一铁矿石消费大户——日本钢铁企业将不能接受澳洲长期合同被废除。
2007年日本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8324万吨,除日本企业参股矿山获得的权益矿外,全部为长期合同,占日本进口总量的59%,比重很大。2007年日本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不到60美元/吨,是所有国家价格最低的,稳定的长期合同供应,使日本企业可以锁定年度运量,采用长期租船方式运输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胡凯分析,一旦长期合同被废除,日本进口铁矿石结构彻底改变,日本企业可能将与中国大小钢厂一样,在现货市场争抢资源,运输节奏和成本也难以控制。受到的冲击将大于中国钢铁企业,毕竟中国进口铁矿石现货贸易比重达到40%,已经承受了很长时间的现货矿和即期租船价格,虽然终止长期合同对中国同样危害很大,但客观上也拉进了中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本钢厂仰仗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在焦煤暴涨的情况下,日本钢厂绝不能再忍受澳洲矿现货化的打击,因此如中国与澳洲谈判持续僵持,或中国决定终止长期合同,日本企业将接受澳洲矿山海运补偿要求,以维护长期合同体系。
MY STEEL分析师徐向春也指出,面对铁矿石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和供应商提出的要求,钢厂也不能简单地一拒了之。原有的铁矿石谈判体系开始动摇:澳大利亚两大铁矿石巨头加大现货矿比重、以到岸价签订新的长期协议的现象将会不断出现。如何打破僵局,“老矿老办法,新矿新章程”不失为兼顾双方利益的变通之策。对于已经签订的长期供货协议,钢厂在年度谈判中应顶住压力据理力争,坚持长期遵循的谈判规则,按照所签订的合同条款,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由于日本与澳洲合同延伸至新财年后6个月,即可持续到9月30日,较中国长3个月,故短期内日本企业可能仍将静观其变,但中国方面需对日本钢厂态度时刻关注。”胡凯说。(徐虞利)
上海证券报 2008年0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