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纺织业界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国内纺织品市场已经难有大规模的成长。在这种背景下,纺织品贸易向海外市场进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今年春天,伊藤忠商事公司和丸红公司将纺织原料贸易的重心转移到中国香港、上海。之后,蝶理公司也在今年秋天将纺织原料贸易业务的总部转移到了香港。
商社普遍认为,随着国内产地对纺织原料需求的减少,商社不得不将业务重点转移到海外。
海外市场格局初步显现中东市场成为新热点
不过,纺织原料贸易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商社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恰恰相反,商社希望能够在高速成长的中国、以及欧美各国和其他纺织工业新兴国家构建自己的网络,发挥综合贸易公司在信息、资金和人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
尤其是在日本与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议(FTA)、经济合作协定(EPA)等框架下的谈判取得进展之后,签约国的纺织品贸易商机不容小视。由此可见,商社纺织品贸易业务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
截至到今年9月的2007年度上半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各大商社面向中东地区的纺织品出口明显增长。伊藤忠公司以金泽分公司为基础,开展了面向中东的纺织品出口业务,主要商品包括用于男式民族服装、女用纱巾的面料。伊藤忠商事执行董事、纺织实业部经理小关秀一介绍,今年4-9月“面向中东的纺织品出口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
蝶理、NI帝人商事、可乐丽贸易、田村驹等公司相关业务的增幅也在10%以上。当然,中东出口业务的增长不能排除日元对美元汇率下降的有利环境。即使如此,日本纺织贸易公司已经通过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看到了产油国汇集的中东地区纺织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东南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纺织品专业贸易公司的田村驹公司较早地面向越南市场开展了纺织品出口业务。2007年3月底的年度决算表明:该公司面向越南市场的进出口额为20亿日元左右。
所谓“进出口额”,是指面料出口总额与服装等成品进口额之差。尽管该公司在越南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欧洲,但由于面向中东地区出口的增加,本年度进出口额有望超过30亿日元。
今年8月,田村驹在越南胡志明市成立了外驻人员办事处。今后,公司计划通过胡志明市的外驻人员办事处和香港主管部门组织好在中国、越南等地的生产,加强面向欧美市场的成品出口业务。
本年度上半年,伊藤忠商事纯利润的一半以上来自海外业务,纺织品贸易业务也不例外。
据介绍,伊藤忠商事纺织品贸易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由上一年度的12.5%升高到15.1%。从伊藤忠集团整体上看,香港普罗米能特服装分公司的销售额的80%为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公司面向东南亚地区的生产设备投资也异常活跃。
今年夏天,伊藤忠商社在孟加拉成立了名为“艾匹亚科针织公司”的合资企业,这家已经在今年10月投产的企业主要生产针织产品。今年11月,伊藤忠商事与TOMIYA衬衫公司合作在越南成立的合资企业也已经投产,除了从事现有的衬衫、厚重服装的生产外,伊藤忠商事已经全面介入针织品的生产业务。
欧美市场蕴含未来潜力
已将纺织品贸易总部移至香港的蝶理公司的各项业务中,海外业务所占比例正在明显提高。1007年度上半年的联合结算表明,蝶理在海外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02.73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3%,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在集团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也从上年度的37.4%提高到40.5%。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中国的出口占压倒性多数。不过,蝶理同时也加强了面向东盟地区市场的开拓,今年在新加坡成立的“东盟地区原料销售管理信息中心”可以说是蝶理“东盟战略”的标志性事件。
本年度上半年,蝶理在亚洲的纺织品贸易业务为公司带来了近3亿日元的纯利润。公司首脑表示,今后将通过蝶理香港分公司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强化面向中东、欧美市场的出口。
新格局呼吁新发展规划内外结合维持贸易活力
上半年度,NI帝人商事公司的海外纺织品销售额在整体中所占比例为19.4%,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该公司正在实施一项名为“全球化纺织业务重组”的项目,具体内容为:加强与北陆产地的合作,发挥位于意大利、中国、印尼、泰国等原材料供应基地的作用,扩大面向欧美市场的出口和在中国国内的销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NI帝人商事决定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入手。国内方面,公司计划以服装贸易实业部为龙头,加强国产纺织品的出口;国外业务方面,公司计划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强缝制等业务。今年秋天,NI帝人商事与日商岩井公司合作在越南首都河内取得了棉衣缝制生产线的使用权,加上原有的运动装、女式正装等业务,NI帝人商事在越南的生产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战略转移是提升关键
双日公司也加大了海外投资的力度。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了生产家纺产品的工厂。之后,又以参股的形式参与美国服装企业尼奇兹公司的经营。
在日本国内纺织品贸易市场难有起色的大背景下,日本商社纺织品贸易业务的对外依存度势必出现持续增高的局面。今后,这些纺织品贸易企业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制定经营战略,如何实施风险管理将成为业界今后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