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BP社报道】 仿冒品厂商夺走了众多日本厂商正当的经营利益,损害了长期培养起来的品牌形象。为此,被仿冒的日本厂商需要尽快制定对策。强调知识产权当然是一种办法,但日本厂商还必须思考出在制造业中不输给仿冒品厂商的方法,并予以实施。
一上来就说教一通还望海涵。但是站在关注制造业的记者的立场上,日本厂商对待仿冒品的“宽容”令人担心。这种宽容的背景在于存在“仿冒品终归是假货,质量和性等都极差。所以不值一提”的认识。确实,大多数仿冒品的质量和性能比不上日本厂商的正牌产品。要想制造质量和性能与正牌产品相同的产品,仿冒品厂商也需要很大的成本。所以,仿冒品厂商大多把目光放在了成本更低的仿冒品上。
但是,盲目认为仿冒品厂商“不值一提”的看法是非常危险的。以中国市场为例,目前已经有大批日本厂商进入了中国,其目的首先在于低成本,也就是说把工厂从日本迁向中国,利用低廉人工费提高制造的成本竞争力。这种做法应该说获得了相当的成果。
但是,对于大多数日本厂商而言,进军中国的“真正成果”应该是在中国市场上获得销售额和利润。单纯把工厂迁往中国,会引发日本国内制造业空洞化问题。当然,作为“本地化”的一环,如果能够在中国制造,并在中国这个新天地获得收益的话,这一问题完全能够得到解决。
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日本厂商究竟有没有像当初预计的那样,在中国市场获得销售额和利润呢?日本厂商是从比较容易达到成熟期的产品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的。这些产品在日本市场已经饱和,中国市场的消费容量又极为可待。但结果究竟如何呢?以白色家电、个人电脑、手机、摩托车为例,中国市场的份额排名榜中很难在前列看到日本厂商的名字。质量和性能优秀,又有品牌号召力的日本著名厂商一个个都败给了中国厂商(注:仅从市场份额来看)。
打破日本厂商美梦的一大因素在于仿冒品厂商的“崛起”。这些厂商首先找出在中国市场上畅销的日本产品加以模仿。当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把质量和性能与廉价进行权衡,更为重视能够让中国市场接受的“价廉”的作用。这是因为“在中国市场,只要质量和性能过得去(即达到“合格水平”),与其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性能,还不如想法降低价格”。也就是说,“比起日本厂商推出的‘过高’的质量和性能,很多顾客宁可选择便宜”。
这样,在中国市场上,与正品相比廉价的仿冒品更加畅销。通过畅销赢得市场份额的仿冒品厂商借助量产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对价格的支配能力。这样总有一天,日本厂商会从中国市场上消失,仿冒品厂商则成为份额冠军。
对于如此严峻的前景,笔者实在无法理解日本厂商为什么能够那么宽容。如果不能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收益,日本厂商进军中国的意义岂不减少了一多半?换句话说,“为什么要冒着削减日本国内工厂资源的风险进军中国呢?”对于这样的疑问,相信经营者无法向员工和股东给出适当的回答。
很多人认为,轻视仿冒品威胁的企业主要是因为经营者的认识浅薄。但有识人士经常指出,未能改变经营者这种认识,企业的员工也负有责任。也就是说,这是日本企业乃至整个日本制造业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