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日本语

日语能力在线测试日语培训交流论坛日本电影汇总日本城市介绍游戏动漫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资讯 >> 经济 >> 正文


日元升值和两次石油危机炼成了日本制造


作者:未知    新闻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3
加入本站VIP 日语交流聊天室 日语交流论坛 VIP资料汇总 专业日语人才网



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相比,中国制造虽然面临相似困难,但周遭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鉴其经验,推动产业升级

首先,要认真、深刻地总结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其次,中国制造要注意深层挖掘人力资源,尤其是蓝领的潜力。建立一套稳定的劳务体制,与员工构筑共同愿景,是中国制造提升的当务之急。第三,认真思考国内市场特点,从中找到升级路径

有个笑话,讲日本人在美国乘出租车,一辆车超过去,日本人喊道: “瞧,丰田!日本制造!多快呀!”过了一会儿,又一辆车超过去。“看,尼桑!是日本制造!太快啦!”日本人的态度激怒了美国司机,到达目的地后,日本人抱怨车费太贵,司机回答:“计价器!日本制造!快极啦!”

这个笑话的背后,是日本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军地位。但是,在30多年前,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也曾面临日元升值、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冲击和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与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的压力相似,而且其严重程度远超今天的中国。但是,正是在危机中,日本的汽车和机电加工等行业脱颖而出。

两次危机冲击日本制造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暂停美元和黄金的交换,创设10%的进口税,90天内冻结工资和物价等举措,史称“尼克松危机”。引发危机的原因众多,但有一近因,便是常年持续的对日大额贸易逆差。最终,该年底日元由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值到308日元,并于此后常年处于巨大的升值压力下。

1973年,日本又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机。作为资源小国,当年日本73%的初级能源依赖石油,而99.7%的石油依靠进口。危机后,翌年日本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了4.5倍,国内批发物价上涨了30%以上,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在朝鲜战争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然而,在经历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机两次冲击之后,日本国内家电、汽车却进一步普及,消费需求向着精致、高端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固然缘于日本重点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汽车、机电等加工组装机械行业,逐渐将石油、化工、煤炭等高能耗行业,以及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调整出局。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企业选择了以开拓内需为突破口。

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日本民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国内市场开始呈现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多企业借此在制造上同时实现了低能耗、低成本,以及高品质、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等目标。这些又帮助日本制造,尤其是汽车和机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获取竞争力。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管理专家米仓诚一郎非常看重两次危机冲击下日本制造的表现,称其是日本式管理在危机下的全面创新。

蓝领的知识创新

为人熟知的日本式管理,是日本制造业在战后高速增长期逐渐摸索形成的。具体来看,在大企业内部,基于对未来的共同愿景,工作得到了终身保障(终身雇用制)。职位与薪酬会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加自动升级(年功序列制)。员工不分白领、蓝领,加入企业内部的同一工会(企业内工会)。另一方面,组装加工企业将大量的工序分包出去,与特定的配套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固的交易关系(生产系列)。日本企业能够将两次危机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于他们很好地继承了这套管理模式,并将其升华。

在确保终身雇用的前提下,日本制造摸索出了将自动化和人力资源综合运用的管理方法。为缓解由于日元升值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很多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然而,引进先进设备并不是简单的用机器替代人工。比如在1975年,据日本劳务省调查,大部分企业都通过限制加班,停止招聘等方式降低劳务成本,仅有5%的企业进行了裁员。

相反,这一时期日本制造更加注重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品质圈活动(QC Circle)。企业鼓励工人们利用下班时间聚集起来,就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管理,生产效率等问题交流心得,讨论改进方法。这一做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但两次危机后,由于企业坚持不裁员,赢得了员工的信任,品质圈迅速普及。从学理的角度看,品质圈活动将潜藏于工人心中的经验、直觉等默会知识,通过小集团讨论等方式发掘出来,最终上升为自管理层到基层均可共享的标准知识。品质圈被誉为日本制造向世界贡献的独到知识创新方式。

为加快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日本企业这一时期首创了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制度。围绕一个新品,研发,生产、销售各道环节的负责人从研发阶段就组成团队。由于机制灵活,开发进行到相应阶段,可迅速转向新型产品。工人为适应由此导致的“混流生产方式”(在流水线上同时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也逐渐掌握了数项不同的操作技能。日本工会以企业为单位,成员包括蓝领和白领,遍及各个部门,有别于欧美按工种组成的跨企业工会。正是得到这样富有特色的工会组织的配合,日本制造跨部门的灵活的产品研发模式才得以实现。

日本加工组装企业与特定配套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在两次危机后得到升华。配套厂开始参与零部件的研发,他们的意见会在产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双方还互派人员常驻对方企业,密切交流。这种独到的“生产系列”,既具备了市场交易所能带来的效率,又有企业内部组织特有的稳定性,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丰田公司及其配套企业,正是在这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间关系中成长起来的。

升级中国模式

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相比,中国制造虽然面临相似困难,但周遭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本土企业面临各大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国市场的规模与成熟度,也与日本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鉴其经验,推动产业升级?

首先,要认真、深刻地总结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日本的经验证明了,危机出现时,最重要的创新一定是在坚持自身模式的前提下实现的。

其次,中国制造要注意深层挖掘人力资源,尤其是蓝领的潜力。日本制造的经验显示,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很大程度上依靠工人的经验和智慧,以推动工艺流程创新。国内企业常抱怨高级技工稀缺,员工流失率过高。如何建立一套稳定的劳务体制,与员工构筑共同愿景,是中国制造提升的当务之急。

第三,认真思考国内市场特点,从中找到升级路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曾回顾,他早在二战结束以后就认识到,由于日本市场规模过小,选择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是日本汽车行业与欧美抗衡的唯一出路。中国国内市场规模远大于日本,并拥有丰富的层级,其庞大的低端市场,更是任何发达工业国绝无仅有的。中国制造意欲升级,必须重视开拓内需,并总结在中国市场上升级的经验。一定条件下,基于中国市场的中国制造,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流模式。

 



新闻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制造超导环形回旋加速器
    日本制造业对前景信心跌至两
    日本成衣企业回归“日本制造
    日本造出木质汽车 最高时速为
    “日本制造”的中国启示
    由索尼丰田看日本制造的优势
    日本制造商1月商业信心指数升
    日本制造商1月商业信心指数升
    日本制造巨头积极加盟东博展
    产品质量问题频出 谁将日本制

    最新推荐
    贯通日本语新社区开通!点击登陆
    招聘赴日工作人员(电气、机械、软件行
    贯通日本语招聘.NET程序员!
    全球领先的日语彩屏电子辞典
    贯通日本语2008年活动预告
    贯通日本语人才站全新改版
    《贯通日本语》杂志第八期成品图片(20
    我们再聚上海! <贯通上海聚会筹备>
    《贯通日本语》日语学习在线视频
    本站人才站网络实名《日语人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日语,日本留学,日语人才,日企黄页,日语论坛
    网站推广















    贯通日本语杂志销售代理
     
    网站推广


    设为首页 - 广告服务 - 贯通招聘 - 网站建设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关于本站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我们立即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07 Kants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贯通日本语--网络中心
    信息产业部备案编号:辽ICP备050015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