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日本几大汽车生产厂商不约而同地吹响了在印度市场冲锋的号角。3月5日,丰田汽车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宣布,准备增加5亿美元投资使其在印度工厂的规模扩大3倍,力求到2010年将年汽车生产能力从目前的5万辆提高到近20万辆。而在此之前,日产汽车公司也于2月底宣布,该公司将加入印度汽车厂商马亨德拉汽车公司与法国雷诺汽车的企业联盟,三方将共同在印度的金奈建造一座新的汽车生产工厂。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印度市场是全球汽车业未来10年最大的市场扩张机会之一,而日本汽车企业在这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力抢攻市场份额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生产厂商,丰田汽车在印度市场上却是一个“后来者”,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然而,由于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投资做后盾,丰田汽车对抢攻印度市场显得信心十足。除了此前已经生产的卡罗拉、INNOVA等主力车型外,丰田此次准备将重点集中在小型车领域。据当地媒体报道,新投产的车型“将会是一款微型车”,售价也只有30万卢比左右(1美元约合42卢比),在印度市场上显然极具冲击力。丰田汽车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能在2010年将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到10%左右。
随着丰田、日产等厂商的大举进入,再加上原有的铃木和本田汽车公司,日本汽车企业已经在印度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重重包围的态势也使韩国现代汽车在印度的优势逐步丧失。由于欧美车型较大,至今仍未完全适应印度当地市场的需要,因此,印度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日本厂商争抢的格局。
印日关系的转暖也让日本汽车厂商主宰印度市场的前景变得更加光明。去年12月,印度总理辛格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并在此间多次呼吁日本企业加强对印度的直接投资,承诺在项目审批及政策制定等方面予以重点照顾。在家电领域被韩国三星、LG集团打得落花流水之后,日本企业终于在汽车生产领域找到了抢占印度市场的先机。
老百姓偏爱日本车
目前印度市场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包括塔塔、大使等印度本土品牌,还有铃木、现代、本田、欧宝、雪佛兰等一系列合资品牌。在这些合资汽车厂商中,铃木由于最早进入印度市场,在汽车销售份额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韩国现代紧随其后,本田、丰田等起步较晚的汽车厂商则被落在后面,但近年来它们的市场份额正在呈迅速扩张之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印度老百姓对日本汽车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爱,许多印度人在同记者聊起购车时,都表示将优先考虑日本品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日本车“既漂亮又省油”,而且开日本车也不会太丢面子。由于印度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封闭的高速公路,汽车很少有机会以超过100公里的时速持续行驶,而且绝大多数印度百姓对日常行车中的轻微剐蹭和碰撞都不太在意,因此在油价高达每升50多卢比的情况下,因强调安全而使用厚重钢板、进而大幅增加油耗的欧美车型自然难以被民众所接受。
小型车甚至微型车大行其道也是印度汽车消费市场的一大特征,与国内奥拓相似的铃木“马鲁迪”依旧是印度街道最常见的主打车型。由于印度城市道路普遍狭窄拥挤,再加上停车车位异常紧张,记者驾驶的紧凑型轿车本田“思迪”在这里算得上是“庞然大物”,停车时经常会遭遇车尾露出一大截的尴尬局面。
政府鼓励微型车发展遭厂商反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中产阶层购置家用汽车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而且在印度购置车辆后,除了汽油外差不多没有其他附加费用,二三十万卢比的小型车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印度中等收入家庭的标准配置,而有些更为富裕的家庭甚至还会有两三辆小汽车。有资料显示,2006年印度汽车市场的增幅超过了10%。
庞大的市场购买力让众多外国汽车厂商对印度市场垂涎三尺,考虑到印度在汽车零配件生产及组装上的传统优势,以及印度政府对整车进口征收几乎100%的关税,日韩欧美等地的汽车生产商均将在印度投资设厂列为了首选。许多厂商在积极加入微型车的市场竞争之余,也开始筹划着引进中型车甚至豪华型车,以便为将来争夺市场领先地位布局。
但在另一方面,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给印度汽车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制约因素。由于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的交通干道也只有两到三个车道,上下班高峰时段十几公里的路程往往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如果再遇到几头流浪的神牛无法驱赶,情况就会更加糟糕。在首都新德里的许多商业区,及时找到一个停车位几乎不可能。
尽管印度政府鼓励汽车制造业发展,但也已经意识到盲目鼓励大型车辆将会给城市带来极大不便。3月1日,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在做年度预算报告时表示,计划继续将微型汽车购置税从24%优惠到16%,而中型以上车辆则保持原有税率不变。目前,诸多汽车厂商均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它们称,如果长期维持目前这种小型车大行其道的局面,那么印度汽车市场能否最终将“广阔的发展潜力变成现实”,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