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日第二届2004上海国际城市动漫画展在东方明珠脚下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动漫展集中展出了宫琦峻、藤子不二雄、矢口高雄、朱德庸、张乐平等国内外顶级漫画大师的珍贵手稿,因此开展当日即吸引了近两万名上海青少年顶着烈日排队等候参观。一批欧美、日、韩和中国的元老级漫画家也首次同时现身开幕会场,在上海对话评说中国动漫新势力与新方向。
上万青少年顶着烈日看漫展
早上九点,动漫展还未开幕,东方明珠入口排队的人们已经站到了街道边。
“太让人意外了,我们根本没想到来的人会这么多。”此次动漫展的负责人之一黎湘喜忧参半地说,“由于展厅里只能容纳8000人,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在门外站着等。”而展览秘书处的梁先生也说,“我们预计第一天会来两万人,所以只印了两万张当日有效的票子。现在票子已经全卖完了,我们正在加印两万张。”记者在现场发现,前来参观的除了很多动漫迷,更多的是刚放暑假的中小学生。
面对如此火爆的参观情景,东方明珠的展览组织工作者也不得不说“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青少年前来观展”,而本次动漫展的主办方则认为此次动漫展悉数聚集了中国动漫迷耳熟能详的国内外顶级漫画巨匠的真作,以及能够请到大师们前来现场为漫迷签名才是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日本元老指点中国动漫新势力
曾在六十年代风靡整个日本,并以一本《好小子》拯救了当年的东立出版社的漫画泰斗千叶彻弥这一次在上海与同样是日本元老级漫画大师的北见健一相遇,两位白发老人不约而同地对中国漫画提出了一致的看法。“中国的漫画在绘画的技巧上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日本漫画的绘画技巧。”千叶彻弥诚恳地说,“只是画好漫画的要求不仅在绘画本身,漫画的故事情节构造同样也很重要。中国新一代漫画家现在亟需提高的是对故事构思和故事情节的把握上。”而已经来过中国二十多次,算是半个“上海通”的北见健一也认为,“日本漫画已经发展近百年,而中国漫画才算是刚刚起步。中国漫画在绘画技巧上的成熟已经让我感到很吃惊,相反故事情节上的青涩还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漫画在世界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地位只需要加以时日而已。”
“中国文化如此精深,包括日本的很多国外漫画家都禁不住以中国的文化背景或者历史故事作为题材。而中国很多青年漫画家却没有发现本国文化的价值所在,单纯模仿国外的漫画风格或者故事情节,这实在是捡小失大。”谈起中国漫画新势力的创作竞争力,千叶彻弥禁不住惋惜。而北见健一也笑言自己是“从小看着孙悟空长大的”,“外国人画得再好也不可能比中国人自己更能理解中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只有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背景,才有可能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青年报 2004年07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