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学习 | 测试 | 论文 | 日本 | 娱乐 | 作品 | 留学 | 人才 | 图片 | 下载 | 商城 | 培训 | 黄页 | 中国语 | 聊天 | 论坛 | VIP | 


在下面输入日本网站所有汉字全部自动标注假名
http://

您现在的位置: 日语|贯通日语|贯通日本语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日本东京街头科技反恐牺牲公民隐私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中新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23
加入本站VIP 日语交流聊天室 日语交流论坛 VIP资料汇总 专业日语人才网

Google

 18世纪时,法国哲学家卢梭曾写下这样一句话:“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50年过去了,卢梭笔下的“枷锁”早已被内植式IC芯片、录像监视镜头、身份识别技术和数码单反系统“NSystem”所替代。“9·11”之后,全球频繁爆发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反恐力度,走在世界高科技前列的日本,则依赖本国的科技优势,推出了一整套高科技反恐系统,力图防患于未然。是保护还是侵犯日本政府和警方认为,在恐怖袭击猖獗时期,就算这些装备不能给予公民足够的安全感,那也至少会对无孔不入的恐怖事件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句话背后还另有一层意思,即这些高科技反恐系统监视的其实就是普通公民的正常生活,日本有媒体认为,警方和政府机构以“公共安全”为托辞,利用高科技手段来监视公民,其手法之高妙,是乔治·奥威尔当年在写作《1984》时所无法想象的。

  目前,在东京,有相当数量的监视装置已经投入使用中,警方对东京1200万人口的工作和娱乐的观察范围已越来越大。2002年,作为一种预防犯罪手段,在东京新宿地区夜总会集中地Kabukicho已安装了50台松下W-CW860监视器,这种型号的监视器其实是一种附带摄像头的监视电脑,能比普通监视器更准确地记录物体。

  有少数东京人已经知道在国会大厦和永田町的国家政治心脏地区附近安装有24台监视器——这些电子眼事无巨细地记录下一切“可疑”个人的行动。

  如果连走在人行道上也不能逃脱监视器,那么你出门在外很难指望什么隐私权了——机场有你的旅行记录,便利店观察着你所购买的物品,甚至连早上繁忙时段的通勤车票也不再是匿名的保证,一种由东芝和大阪的阪急铁路公司联手开发的高科技电子门将记录下每一个插入车票的乘客的脸。目前,虽然这种电子门只作即时监控之用,还没有做数据保存,但其实摄像机的内存早已可作所有脸形识别和数据存储之用。此方唱罢彼登场在

  3月24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日本首相小泉在视察一个监视器工作点后,对这一整套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日本凭借这些高级技术,将进入一个更安全和更可靠的社会架构。到2008年左右,这一整套尚未命名的系统将正式投入运用。

  其它已得到日本政府许可或正在等待政府放“绿灯”的监视技术还包括:·户外音频监视:今年3月22日,一种新的摄像系统已在池袋站的西出口处投入运作,这种系统拥有采集音频的性能,日本媒体相信这一性能几乎可以肯定会在未来运用于窃听。

  ·电子追踪:安装在东京最热闹地段银座的“超级犯罪预防路灯”中的监视器,具有追踪功能,可自动跟踪目标,并追踪其行动轨迹。

  ·高级旅客信息系统:已在当前财政年度启动。作为针对外国人犯罪而采取的措施,日本政府将引进一套名为“APIS”的事先旅客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将航空公司的旅客信息同警方和其他政府机构列出的需要注意的可疑人物的信息进行对照,“黑名单”上的旅客将插翅难飞。

  ·数字驾照:从今年财政年度起,日本警方将全面数字化驾照照片,把相应的信息储存在驾照内置的IC芯片内。日本的驾驶者在今后五年时间内将逐步更换新驾照,警方将借此收集到全国16周岁以上的7600万人口的全部ID数据。

  如果这些系统全部投入运用,显然,一个安全的国度是以牺牲公民隐私为代价的。


新闻录入:风间    责任编辑:风间 

  • 上一篇新闻: 雅芳认养日本归国大熊猫“雄浜”取名“彬彬”

  • 下一篇新闻: 日本克隆出转基因荧光猪 蹄子等部位能发出荧光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最新推荐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每月精品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十二
    网站推广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 广告服务 - 贯通招聘 - 网站建设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02-2005 Kants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贯通日本语--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