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嘉宾合影
左起:何平、岩井俊二、张之亮、菲利普·弥勒、麦克·麦达沃伊
时光网上海报道 13日上午,上海电影节产业论坛第二场拉开了帷幕。这场论坛的主题是“制造合拍DNA”,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香港电影工作室总裁施南生、法国电影中心国际合拍片负责人朱利安·埃扎诺、何平导演、张之亮导演、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等多国电影人共聚一堂,对合拍片的大趋势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渴望合作 呼吁开放
功夫片是敲门砖 中国文艺片渐受海外垂青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中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能同步看到好莱坞大片,比如最近的《功夫熊猫2》,相对的,美国观众也渴望看到中国的电影。法国电影中心国际合拍片负责人朱利安·埃扎诺介绍说,法国观众不仅仅喜欢张艺谋的古装动作片,一些文艺片、现实题材影片同样也有不错的前景,比如《观音山》《三峡好人》等等,同时他也为《观音山》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尽管中国市场越发成熟,合拍片的前景也越来越好,但不少电影人也借这次高峰对话多次呼吁国内政府能在电影内容以及合拍片政策上做出适当的开放。
何平导演有些激动的讲述,中法政府之间有一个合拍片的项目合作,王小帅的《我十一》就是其中之一。法国方面投资三到四百万人民币,而中国这边不但一分不出,反而要求补偿15万的合拍费。因此王小帅导演只能把自己大约900万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
香港制片人施南生同样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她建议政府的制度要改善,能容纳更多的创作题材,为合拍片提供更广的空间。而她还表示希望能制作一部中印合拍片,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巨大的亚洲电影市场中架起桥梁。
从协拍片到合拍片 把脉未来方向
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称中国的合拍片之路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的时候中国电影人和外国是以协拍的形式进行合作的。当年外国团队来到中国,如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剧组,那个时候有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支持,为了影片拍摄甚至封锁了外滩街道,拆除了居民楼的空调。第二阶段虽然叫合拍,但本质上还是协拍,比如《木乃伊3》,有好莱坞既定的题材和班底,我们的工作人员只是加入其中完成一小部分任务。到了今天,我们开始自己开发故事题材,让国际力量参与进来。上影即将拍摄的二战题材电影《海上教父》就是以我们中国的小说为蓝本的。
好莱坞也原来越全球化,选择一个成功的团队和拍摄的地点越来越关键。但是《杀死比尔》的制片人本内特·沃尔什认为,好莱坞进军中国需要谨慎。好莱坞和中国电影人需要寻求平衡,让双方可以更多的参与其中。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合作,还有创作上的合作等等。
合拍不是简单加法 彼此了解是关键
究竟什么才是正确合理的合拍方式,多位来宾几乎都表达出了一致观点:合拍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把两种力量融合在一起。一直致力于引进国外影片在内地发行的DMG公司总裁丹·名茨认为:“不管是什么片子,最重要的是适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我们不能用美国人的想法去看中国。只有了解才能合作,像皮克斯之所以能那么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始人都是铁哥们儿,他们了解彼此的想法。”他同时介绍说,自己公司正在参与的《环形使者》(looper)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影片对中国元素的把握相当到位,相信海外的观众能看到中国更加现代化的一面。
《功夫梦》算是近年来合拍片的的成功范例,当时韩三平曾多次谈到喜欢威尔·史密斯,而史密斯也非常想与中国合作一部影片,他提议翻拍《功夫梦》,韩三爷当时就拍板敲定了合作,索尼第二天也同意了。从有这个想法到开展计划到完成剧本,一共才用了九个月,虽然合同问题还在谈,但电影已经开拍了。这种高效的合拍模式值得借鉴。
合拍片之路的两块顽石: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但是合拍片的进程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文化的差异。施南生讲述了她在内地拍摄《新龙门客栈》时的趣事,这是她参与的第一部合拍片,那时候内地还是制片厂,开机第一天你到了现场很容易分出内地和香港的工作人员,场里的人都穿着西装,我们就穿着牛仔裤就来了。不过大家都是搞这一行的,很快就愿意用很开放的态度去合作。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问题。来自日本的岩井俊二导演谈到,日本电影人已经习惯了本土的拍摄环境,对跨国合拍有语言方面的劣势。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日本人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减少了,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去国外留学,人们逐步困守在日本,他们对现在的电视、电影、动画感到满足,已经不愿意去主动接触国外的文化,这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上海电影节12日精彩论坛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