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五年的时间, 邓丽君几乎与台港等华人区的歌迷断了联系, 但是她的歌声在华语唱片市场仍然屡屡获奖,获得肯定 因为全力冲刺日本市场,1974年至1978年几乎有整整五年的时间,邓丽君尽管在华人圈露面的时间少,她在台、港、东南亚的歌迷没有忘记她,作品在华人地区依旧拥有广大市场。 香港乐风唱片以电影歌曲为主轴,帮邓丽君发行了二十多张的唱片,其中包括《风从哪里来》、《记得你记得我》等歌曲,这些歌曲都随着电影的受欢迎而水涨船高。邓丽君在此时期的代表歌曲是电影主题曲《千言万语》。 这首由尔英作词,古月作曲的歌曲, 由于描述了年轻女子一种欲说还羞,却又纠缠缭绕的情怀,因此在当时大受欢迎,也成为邓丽君歌唱生涯中重要的里程碑。在这首歌中,邓丽君以成熟、娇柔的嗓音,唱出了: 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 我每天都在祈祷,快赶走爱的寂寞…… 那天起你对我说,永远地爱着我 千言和万语随浮云掠过 这首《千言万语》的流传之广,相信让许多人回忆起来都记忆犹新。邓丽君演唱爱情歌曲的功力,也成为她的金字招牌。 已经成功以单曲《空港》攻下日本市场的邓丽君,1975年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发行经典系列《宝岛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9月和10月于马来西亚巡回演唱;10月更首次在香港电视台录制《邓丽君电视专辑》。 邓丽君那种独特的中国民谣式的唱腔,受限于台港音乐创作人的曲风,虽然大受欢迎,却始终让人有难脱窠臼的疑虑。因此邓丽君在长时间到日本发展后,也开始大批选唱日本创作者的作品,试图改变自己的歌路,逐渐将日式曲风引入台湾的国语歌坛。 例如1975年发行,由平尾昌晃作曲,文君填词的名曲《再见我的爱人》,歌曲中: GOODBYE MY LOVE 我的爱人再见 GOODBYE MY LOVE 相见不知哪一天 我把一切给了你,希望你要珍惜 不要辜负我的真情意 就充分凸显了邓丽君受到日式演歌风格的影响,在原先的纯熟曲风中,新表现出哀怨、凄美的风格,同时借着歌唱技巧的掌握,让邓氏情歌展现出全新的风貌,借着不断传唱情伤的歌谣,邓丽君的演唱曲风出现脱胎换骨的转变。 邓丽君第一次在香港举办个人演唱会是1976年的3月27日。 中国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虽然已有数十年,但与西方甚或邻近的日本比较,无论台港的演出形式仍专注在演唱人本身的歌唱技巧,即使有舞群,也只是点缀性质,乐队更只是单纯的伴奏角色,偶尔唱首《小放牛》,找位特别来宾扮个店小二拿把扫帚扫扫地,再说句“我一见你就讨厌,再见你更伤心,你要带她走,我就跟你把命拼”目的也只是为了增添趣味,无关整体舞台效果。 已经接受日本演艺界三年洗礼的邓丽君,则在此时带回她的学习成果。她将全新的舞台表演模式带回华人世界,邀请日本20人的大乐队担任伴奏,也带回专属舞群,在利舞台(Lee Theater)一连举办了三场大型演唱会。邓丽君在演唱会中还展露了一段“横簧演奏”,赢得满堂彩,但其实,她只在日本学了两个月的横簧。 选在利舞台举办在香港的首场个人演唱会是有象征意义的。位于香港岛铜锣湾波斯富街的利舞台是1920年由当年的香港富豪利希慎出资兴建。这座剧院外形仿造英国伦敦派提蒙戏剧院,但内部全然是中国风格的雕梁画栋建筑设计。耗费五年时间才兴建成功的利舞台,在邓丽君到来的前50年里,一直是香港最气派的表演场所,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港演出也选择利舞台。而初登利舞台的邓丽君芳龄不过二十三岁,可看出当时邓丽君在香港歌坛的地位。这个表演场地后来也成为邓丽君到港表演的当然选择。 1976年起,已拥有庞大作品的邓丽君再度提升表演形式,改以可充分展现歌艺的个人演唱会为重心,两年余在香港和日本密集举办个唱会,在比较缺乏大型表演场地的东南亚和台湾,邓丽君则以秀场表演或录制电视专辑取代。香港演唱会后不久,1976年的6月,邓丽君推出日文单曲新作品,一举打进流行榜前20名,紧接着7月于东京新宿举行首次日本个人演唱会;11月再率领“丽星歌剧团”前往马来西亚巡回演出;1977年4月,再于东京新桥市民会馆办个人演唱会;同年6月与“台视”签约,录制台湾第一部《邓丽君专辑》;又分别于1977年7月和1978年9月,三度选在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 在台湾,一方面受限于演唱会的场地不佳,另一方面也考量如何以最少时间收到最大经济效益,邓丽君偏好以电视专辑形式维系歌迷的感情,这一点与其他地区的经营方式有极大不同。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电视环境,还是由“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垄断的时代,与现在全台有上百家有线电视台向观众争宠的情况比起来,当年三家电视台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可谓艺人的衣食父母。也因此,能在任何一台取得单独时段播出个人专辑,绝对是当红的艺人的象征,凤飞飞、刘文正、费玉清都是同时期代表人物。 1977年香港举办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已在日本得奖无数的邓丽君以《宝岛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拿下香港金唱片奖。隔年,邓丽君又有两张专辑赢得“金唱片”奖。1979年更是同时有三张大碟获得“白金唱片”奖、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种种荣耀集一身,将邓丽君的歌唱事业推向第一个高峰。 邓丽君不仅钟情于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赢得观众掌声的她,不忘少女时期即赢得的慈善皇后荣耀,1978年她将特定场次的个人演唱会收入捐作慈善基金,获得台湾的警察广播电台颁发“雪中送炭”奖。多年不演戏的她,竟在这一年答应与台湾小生江明合作,演出“台视”电视剧《天涯常念旧时情》。 进军香港多年,邓丽君虽然早已练得一口流利的粤语,但推出的仍是国语作品,直到1980年才推出第一张粤语个人大碟《势不两立》,主打歌为《风霜伴我行》。唱片一上市即成为“白金唱片”,成为她于隔年再开演唱会的动力。 综观邓丽君转战日本歌坛前期,亮眼的成绩不只为自己奠定打入国际市场的基础,她的歌唱技巧也有突破:以前的音调较高,带有一丝丝童音,经过专人指导与磨炼,日趋沉稳且成熟,也更圆润,带有小女人的味道;而且她将前所未见的整体舞台表演观念引进台港,日后实力派歌手的个人演唱会不再只是畅销歌曲的串联,声光、舞群、乐团的表演也是整体演出重要的张力,观众不只“听”演唱会,还要“看”演唱会。 邓丽君歌曲艺术进入化境 其实从1977年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开始,邓丽君这种在歌曲品质上的提升,已经明显影响了她的歌唱风格,1978年录制的《又见炊烟》,则明显地突出了邓丽君将歌曲自爱情中提升、净化的努力方向,虽然还是强调爱情,但歌曲中明显地表示: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里只有你 明显将乡村暮色,以及一种寻求清新脱俗的态度,当作创作的重要因素,这当然与台湾当时出现乡土写实电影,强调回归乡土的电影风格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邓丽君在1979年录制了她至今在大陆传唱最广的几首经典之一《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请你的朋友一起来 小城来作客 简单的歌曲,反映出对自己故乡与乡土的深切情感。《小城故事》之所以广受欢迎,正是因为这首歌深切表达了所有人必然存在的怀乡之感,对当时逐渐迈向城市化、工业化的两岸而言,这首歌其实适时安抚了许多人的游子情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也因此邓丽君的歌曲终于突破了爱情的限制,可以寻求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也因此在1980年,邓丽君又录制了《原乡人》,歌曲中唱着: 我张开一双翅膀,背驮着一个希望 飞过那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向往的地方 歌曲明显诉说着离人对于故乡的想念与情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
永远的邓丽君
明星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