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是一个不断从反差与矛盾中寻求平衡与再突破的导演。世界上大概很难再找到另一个像他这样风格鲜明,但每部新作却仍能叫人惊喜的电影作者,或者也因为如此,他才能挺过时代潮流的迅速筛汰,而持续以优异的作品巩固声名,还能屡创佳绩。
北野武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他对不同质地素材的大胆混揉,捏羧出具强烈冲击感的观影情绪。他的影响与作品精神,似乎沿袭着日本文艺的传统风格:冷静克制,收敛压抑。反映在柳岛克己的摄影中,呈现出苍凉凄清的冰冷 视觉印象。然而,北野武的另一面,却丝毫也不传统,他并不在乎作品是否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反倒多以丰富的桥段设计来营造小品式的感触,并且时而充斥着暴力美学或荒诞笑料,在久石让浓郁却旋律性极强的配乐中,碰撞出强烈的节奏感与现代感。柳岛克己的冷与久石让的暖,两者奇妙的交融,似乎正代表着北野武的独特性。 北野武的传统与反传统还不至于此呢!他执著于细支末节的描绘,却勇于精简删裁情节场面的铺陈。他对于死亡的近乎疯狂的迷恋,却喜爱以轻佻的喜感点破阴沉的悲绪;他的作品中总有深邃的温柔情感,但他却可以回避或淡化,使之既炙热浓郁,又舒缓细致。
以暴力惊狂初试啼声
北野武从89年开始他的电影生涯,骇人的暴力似乎是共通印象,1."那个凶暴的男子"是他担任导演的处女作,他也在片中扮演一个凶暴的警察,以疯狂的暴力手段解决一切社会的不正义与罪恶。2."三比四X十月"是真正有他自己编导的创作,描述一个总的不到肯定的女子,决心对压迫它的黑道分子进行报复,于是跑到冲绳去购买黑枪,并得到一个前黑帮混混相助,甚至最后不惜与仇敌同归于尽。这两部初试啼声之作,让北野武在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暴力印象",然而他的第三部作品却让熟悉他的人全摸不着头脑。 
他的夏天,他的海
<pre><table><tr><td class="center"> 3."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仿佛是北野武作品风格的大逆转,一段聋哑男女的青涩恋情。干净,似乎是最直接的印象。暴力似乎销声匿迹。北野武用近乎单调的镜头,描写这对男女与冲浪的故事,他们无声的情感,透过如此稀薄的色彩,正有着恰到好处的清晰度,有着朦胧的美。 4."奏鸣曲",他早期的暴力美学重回银幕,但夏天与海的美好记忆却挥之不去。"奏鸣曲"是一首黑帮挽歌,首 尾呼应的是黑社会之间的暴力乐章,而夹在中间的是轻松欢呼的抒情曲调。北野武对暴力与死亡的迷恋,对英雄主义的怪异崇拜,对暴力场面的冷静,对阴冷色调的偏好,构筑出独特的风格,成就他作品中的又一次巅峰。</td><td><img src="200103220090_2_1.jpg"><br>北野武之画</td></tr></table></pre>
再度出轨与征服世界
在"奏鸣曲"中将他个人风格作了一次华丽的总结后,北野武开始了另一次的颠覆:他让戏剧高效演员身份极至发挥,而嘻闹得近乎失控的(5)"一起搞吧?"让人看的几乎昏厥,(6)缅怀青春成长记忆,幽默又感伤的"坏孩子的天空"虽然非常清新讨好,但是在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日本电视通俗剧,然后他97年的作品"花火"终于让他一举打开了全世界的窗口。
赢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杰作"花火",象征着一种温柔又华璨的壮烈,描写一个硬汉警察为了对同僚的义,对妻子的情,铤而走险强银行,最后自我了解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情节和他的处女作有一点相似,将他既温柔又狂烈的情感和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深入内在的私密情怀
北野武在自己的最新作品(8)*菊次郎的夏天中扮演一个无业混混,受老婆的指使带着一个男孩到乡下去找妈妈,一路上两人培养出如父子般的情感,弥补了男孩寻亲不遇的遗憾,北野武在这个通俗故事中挖掘出如他父亲般传统的日本男性的性格特征,也隐约的透露出他私密的回忆与体验,加上他擅长的幽默逗趣,实在是不能错过的好片子。
从狂暴,幽静,嬉笑,感伤,凄美璀璨到甜俗温馨,善变的北野武下一步要变成什么或许已经不会再让人惊奇了,。但绝对是会让人期待并且得到满足的。
|